判斷該不該向伴侶坦白,
要先分辨他是想了解你還是想控制你。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的另一半總想知道我的過去,比如我為什么跟前任分開。我該不該對他坦白呢?
常見的做法:直接向伴侶坦白,或拒絕向伴侶坦白。???
更好的做法:先判斷對方是想了解你還是想控制你,再決定向伴侶坦白到什么程度。???
?.為什么要這樣說
?我們在跟人交往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種情況,隨著兩人的距離越來越近,對方會想要,知道更多關于你的信息,他會想知道你的人際關系,會想知道你過去發生的事情,甚至會想知道一些屬于你的隱私。
這種現象在人際溝通中被稱為“要求坦誠”,這是一種建立親密關系的過程。而在感情溝通中,判斷該不該向伴侶坦白的一個標準,是要先學會去分辨,你的伴侶究竟是想要“了解”你,還是想要“控制”你?
這兩者之間最明顯的一個區分方法是:如果對方是因為想要拉近彼此的距離,是為了增進你跟他之間的信任感和親密度,那么你們之間的對話就一定是雙向的。
比如對方會一邊津津有味的想要打聽你的過去,知道你的生活細節,同時自己也會忍不住,主動分享一些相關信息。你們之間的對話通常是這樣的:
“你那時候跟你的前女友是為了什么而分開呀?哇,是這樣啊,太夸張了,不過我跟你講,我那時候的前男友也很讓人受不了,有一次他居然跟我說······”
像這種對話就是典型的只是想“了解”你的對話,對方聽到你的隱私,也會分享自己的隱私,這個過程就是拉近你們的距離,但如果你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你那時候跟你的前女友是因為什么分開的呀?那后來她跟你道過歉了嗎?所以你都沒有再跟他聯絡了?你干嘛這么小氣啊,我只是想多了解你一點。”
像這種模式的對話,就不只是想了解你。因為了解一定是相互的,是聽對方講了幾句后,就會忍不住的再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但是如果對方的心態更傾向于控制,你在說的時候,就不會主動分享自己的部分。
+.延伸思考
????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那種“了解欲”特別強的人,其實有時也希望你去了解他。甚至很多人向你提問的目的,就是在等你去問他。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目的不是控制你。所以“了解”和“控制”不需要被一刀切,而應去體會它在每個人身上程度的不同。不過,你可以以對話頻率、主動與否、分享的意愿等作為衡量的標準,高情商的聆聽能力就體現在這里。
*.隨筆
??? ??我經常會主動的問孩子:“最近學校有什么好玩的呀?最近學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孩子大多數時候,不會主動回應我。明顯孩子更喜歡告訴她媽媽一些學校的事情。
?????? 除了媽媽陪伴的時間長一些外,媽媽也會主動分享一些,他自己工作生活上的事情,而我分享得比較少。一般我都是單方面的問他的事情,而很少跟她講我工作生活上的事情。這可能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