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0微博首發
“有沒什么輕快的德國骨科文啊?”
“吸血鬼吧。”
“為啥?”
“德骨啦~~~~~~” ????
2017.12.10微博首發
“三星堆在哪里啊?”
“長安啊。”
“等會?”
“三星堆有啥藏品?”
“青銅大立人。”
“還是的啊,詩有言曰,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立人。”
“是這個立人嗎?” ????
2017.12.10微博首發
“夜航船載泰山有四觀:日觀,見日出;吳觀,望見會稽;周觀,望見齊西北;秦觀,望見長安。”
“最后一個是啥?”
“秦觀。”
“秦少游眼神不錯啊。” ????
2017.12.10微博首發
從年號來看,皇帝能不能經商呢……
賣豆漿的:東漢順帝,東晉穆帝(永和)
開超市的:西晉懷帝(永嘉)
賣保險的:西晉武帝(泰康)
賣手機的:南朝齊東昏侯(中興)
賣面霜的:南朝梁簡文帝(大寶)
開銀行的:南朝陳臨海王(光大)
賣茶葉的:后晉高祖(天福)
2017.12.10微博首發
“劉備在家最怕什么?”
“孫夫人摔杯吧,畢竟有百名執刀侍婢。” ????
2017.12.10微博首發
東漢質帝劉纘,于朝會之上目梁冀曰“此跋扈將軍也”。
所謂質帝有聲。
2017.12.10微博首發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描繪了怎樣的場景?”
“危樓……天際……舉報了!”
“???“ ????
2017.12.11微博首發
“這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說的是誰啊。”
“那還能有誰啊,張大民唄。貧嘴張大民。” ????
2017.12.11微博首發
“歷史文獻學都學什么?”
“學要債吧,你看什么唐會要啊,明會要啊,宋會要輯稿啊的。” ????
2017.12.11微博首發
“咱們國家歷史悠久,朝代眾多。可歷史王朝都有個共同的特點。”
“這是——”
“窮。”
“不能吧。”
“因為窮啊,就得經常上當鋪典當東西。”
“您這說法哪來的啊。”
“我書上看的,你看有什么堯典,舜典,元典章,明會典,清會典,都得當東西。”
“要這么說,最窮的朝代是——”
“唐代。有唐六典。大唐立國不到三百年,五十年就得當一次東西。”
“瞧著多可憐。”
“有更可憐的。”
“誰啊?”
“明成祖Judy啊,他老人家來了個大的,永樂大典!”
“我可去你的吧!”
2017.12.11微博首發
“藥典其實很受重視,可以說是主管部門的臉面。”
“是嗎?”
“是啊,主管部門就指著藥典長臉呢。人民群眾流傳一句話,相當能說明問題。”
“什么話?”
“藥典臉。” ????
2017.12.11微博首發
醍醐灌頂,鵜鶘貫頂,提壺灌頂,提壺貫頂。????
2017.12.11微博首發
人們有一段時間流行說上天臺。當他們登上天臺,他們會發現什么呢?
司馬承禎已經在天臺上等著了。????
2017.12.12微博首發
西北有高樓,西北大學樓有幾層高。
愿為西南風,西南大學風曾幾度號。
漢家煙塵在東北,東北大學霾遮幾條道。
坐斷東南戰未休,東南大學試剩幾門考。????
2017.12.12微博首發
李義山,李義山,禮義刪不刪。
杜牧之,杜牧之,度幕知不知。
梅圣俞,梅圣俞,枚乘愚不愚。
蘇子美,蘇子美,蘇子美不美。????
2017.12.12微博首發
“咱們國家有個現象,才子名人都是成對出現。”
“哦?”
“您比如說李白杜甫。”
“有。”
“再比如說韓愈柳宗元。”
“沒錯。”
“又比如說歐陽修蘇軾。”
“太對了。”
“還比如說張勛富弼。”
“多有學問……等會???”
2017.12.12微博首發
“儒家有馬融,道家有列子。”
“這么說儒道兼修就是馬列主義了。” ????
2017.12.13微博首發
“歷史證明,轉運和玄學不能放一起搞。”
“怎么說?”
“唐玄宗開元二年設轉運使。”
“挺好啊,開元盛世。”
“開元二十九年設崇玄學。”
“然后呢?”
“然后天寶危機就來啦。” ????
2017.12.13微博首發
“所托非人怎么解釋?”
“讓一個比你還非的人幫你抽卡。”
2017.12.13微博首發
傳統認為,法家集大成人物韓非入秦獻策,為李斯所害。
史稱李格非。????
2017.12.13微博首發
“明公可知宮最惡何人?”
“自然是曹操。”
“不,是孔融。”
“公臺何出此言啊?“
”孔融常禿巾微行,唐突宮掖。“
陳宮夾著胳肢窩緊張地說。????
2017.12.13微博首發
蕭穎士曽作《伐櫻桃樹賦》以刺華盛頓……不對,刺李林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