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0 18—劉康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繪本之力》的河合隼雄在討論中指出“從孩子這一角度來看,日本過于強調對孩子的知識的灌輸,認為誰能被更多、更早地填塞進知識,誰就會贏,可是孩提時代并不是這樣一種形態,而是情感的、感性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在這方面,繪本是適合孩子的非常好的藝術。”讀到這里,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是深有體會的。雖然我國現在大力推廣素質教育,但”小升初“”中考“”高考“依然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有限的時間與繁重的學習任務讓大部分孩子不能輕松面對,慢慢消化。孩子們在忙于應對大量的知識儲備的同時,也在失去著情感的、感性的體驗。這樣教育成長起來的孩子,情感是麻木的,思想是空洞的。近些年,發生的關于大學生犯罪或自殺的案例屢見不鮮,這已經引起了教育界的深思。追根溯源,孩童時期,正是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塑造的啟蒙階段,良好的情感體驗不容忽視。而繪本,正是孩子情感啟蒙教育的很好的媒介。讓我們都來了解它的神奇、美妙吧。
? ? ? 繪本是如此神奇。在讀者的選擇上,它具有廣泛性。繪本適合任何年齡段的人讀。不同年齡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對孩子來說,繪本使外部世界變得形象生動且無限廣闊,抽象的道理變成可聽可看可感知可想象的豐富具體的內容。對大人來說,繪本喚醒了被俗世塵封的童真,獲得純粹的情感體驗,思想回歸于原初的純凈。在情感價值觀的傳達上,它是生動的、深刻的。繪本把難以表述的深邃的思想融合在簡潔的畫面里,融合在細膩的線條和豐富的色彩當中,給讀者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圖畫,是無字的語言,是美妙的聲音。繪本將人的視覺和聽覺巧妙地合而為一,進而引人深入,令人遐思。此刻,我真想手捧繪本,去體驗那神奇之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