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我收到了一條姑姑的微信。
姑姑說:“看你朋友圈在北京出差,給奶奶帶點北京酥糖吧,奶奶小時候在北京生活過,喜歡吃。”
“姑姑,好滴。”我簡短回復后,卻萬千思緒。
1
我小的時候是奶奶帶大的。奶奶說,我現在這么聰明,就是因為小時候給我吃魚,吃得多。
奶奶總會把魚腦花留給我吃,說:“吃什么補什么。”
怕我被刺卡住,會給我做容易理刺的帶魚。甚至奶奶幫我理好刺,才喂我。
不光是吃上面,奶奶很用心,每晚被奶奶哄入睡也是我必不可少的“睡前節目”。
因為時常和奶奶一起睡覺,有次我和我媽媽睡,我就又哭又鬧,死活不愿意。媽媽被折騰得沒辦法,就把我帶到奶奶的床前。黑乎乎的屋子,沒有開燈。但是我卻突然安靜下來,因為在空氣中聞到了熟悉的氣味,那是奶奶的味道,一股大寶SOD蜜的味道混雜著純牛奶的香味。
奶奶之前也聽到了我半夜啼哭,有點生氣我鬧騰我媽媽。黑暗中,奶奶準確地一把抱過我,緊緊把我箍在懷中,既也不匡我,也不給我唱搖籃曲什么的。但是我卻一下子卻不哭了,還安心地打起了呼嚕,也不管奶奶氣紅的臉。在有安全感的人面前,人總是那么放肆。
我現在慢慢長大了,3歲前的這些回憶已經有些模糊了,這些都是在我長大后調皮的時候,奶奶拉著我的手,告訴我的。
2
香芋酥、鳳梨酥、糖葫蘆、花生酥、紅豆餅、茯苓餅、驢打滾……超市里面的北京特產很多,花花綠綠的包裝,讓人眼花迷亂。
可是就是不見“北京酥”的身影,終于在一個寂靜的角落,我發現了一個樸素、透明塑料包裝上
用棗紅色字體印著:“北京酥糖”幾個字。
我喜出望外地買了兩包,腦海里浮現出奶奶吃到童年味道時的暖意眼神
3
從北京出差回到重慶后,接連又是馬不停蹄地工作。這包酥糖就托付爸爸帶給了奶奶。
就在我要忘記這回事的時候,我突然接到了奶奶的電話。
奶奶呼喚了一聲我的乳名,我的心微微一震,好久沒有人這樣喊我了。
奶奶問了問我的近況,還是那熟悉的口音,山東口音的普通話,仿佛帶著渤海邊柔軟的細沙:
“當時就是隨著口一說想吃北京酥了,沒想到梅梅(我姑姑)還特意給你打招呼, 你姑姑也真是的。
你集體出差,要跟團走,自由時間少,買東西不方便,沒想到你還特意買了。一買還買兩包,你給你自己留一包呀,全給我干嘛,你也真是的。
這兩包酥糖,我想好了,這是我孫女(重音)給我買的,我誰也不給,你爺爺,你爸爸,你姑姑,我都不給。(頓了一下)最多,給他們嘗一塊,就一塊。
我自己吃,我也不吃多了,每次就吃一塊,想(你)的時候,就吃一塊。可以吃好久好久。”
放下了電話,我繼續工作,眼淚卻止不住掉在鍵盤上,不住責備自己,為什么不能把北京酥糖親自給奶奶送去!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我和一群人一同散步,說說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幕,蒼蒼茫茫中,忽然那群人不見了。我環顧四周,我大聲呼喊,只有呼呼的北風回應我。
喊聲落在曠野里,好像被誰吞了,沒留下一點痕跡。往前看去,是一層深似一層的昏暗。
忽然間,我聞到了一股大寶SOD蜜的味道混雜著純牛奶的香味,遠遠地,我看見一個老者朝著夕陽深處走去。以我追趕不上的速度走著……(完)
一元短篇小說訓練營 +69 +寫字少女? ? 描寫一段令你時常想起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