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里蘭卡旅行的路上,目前遇到了四位中國友人。
第一位,是之前說的一出發就遇見的Wendy姐姐。
我們的第一次打招呼是在洗手間排隊的時候,她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剛有見到你和你的小伙伴哦”,她怎么就這樣注意到我呢?我對她的第一印象是小小個的人背著個大行李背包再推個行李箱是要去哪里玩啊?她回我說是去斯里蘭卡做兩周的義工,我才知道她是個以寫作為生的自由職業者。
Wendy和小伙伴也很聊得來,兩人都是穩重的類型,我是靠著她們的現場做攻略,完成了在吉隆坡的半日游。多虧Wendy的好英語,我和小伙伴省了語言方面的麻煩,在她的引導下,我第一次坐的士用英語和師傅聊天。
Wendy是那種溫潤又不乏魄力的主見人士,值得選擇困難癥的我學習。我最感嘆于,同齡的Wendy還可以有精力和時間出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顯然她還保持著熱心,不斷以正能量的方式去認識不同世界。
第二位是一位小帥哥,深圳二代的90年小涂。
一出亭可馬里的火車站就見到的中國面孔,看他和外國友人流暢交流,我就直發地“賴上”了。我和小伙伴先去他住宿的民宿看看有空房么?很遺憾,沒有,我們只好另外找住宿。湊巧,他下午要和同伴去鴿子島浮潛,我兩就“入伙”了。
小涂居然是有潛水證的極限運動愛好者,下一站就是到菲律賓玩潛水10天。聽他的生活就是我追求的有錢有時間到處玩的日子。細問得知,他高中就開始邊學習邊創業了,大學畢業在銀行做企業信用貸款,自己的投資理財也管理得不錯,現在自己是創業者又一邊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在職的MBA。
這是傳說中牛逼到不行的90后,活生生地坐在我的對面與我分享他的閃光生活。最能激發你向上提升的人,也是最易破滅你自認為可能實現夢想的人。
最感嘆我的是,這樣的有為小青年在大學期間有去支教。學理科的他到當地教科技課,說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一是,將一支細細的蠟燭放在水杯中,倒滿水,點燃蠟燭等其迅速燒到一半,神奇的事發生了,蠟燭至于水中卻沒有熄滅。大家可以想想是為什么?
第三位是小美和第四位是小芊,都是94年的大學在校生。
小美清純美麗,是小涂的旅行同伴之一,小芊活潑可愛,來斯里蘭卡做義工快兩個月了。如今大學生的思想幾乎跟當年的我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欣賞她們對自由自主生活的向往和實踐,這是我們當年大部分人缺乏的,時代的發展會造就每一代人的特色。
我最驚訝于,兩位妹妹都沒有結婚生子的想法,她們非常不認同于女孩子為何里一定要結婚生子呢?(我也很想知道下)哎呀,那國家開放二胎政策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么?
旅行路上,你會遇見美麗的風景,會遇到不同的人兒,會聽到遇見的人訴說的故事,這些才是真正幫助你打開認識世界的意義存在。
以上就是我目前在路上遇見的小“世界”,一個人就是一個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