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 酒 ? ?胡99 ? ?2017-05-14
? ? ? ? 從夏禹時期的儀狹發明酒以來,中國已具有五千年酒的文明史了。它伴隨著中華的發展而發展,在中華文明的歷史舞臺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為中華文明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它曾經描繪過人類歷史的多少悲壯畫面;融入過多少平常人家的喜怒哀樂;歷代文人墨客深深的喜愛著它,無不為之謳歌贊美,在中華的文字典庫里,隨處都是濃濃的酒的香淳。文人離不開酒,酒離開了文人,也就失去了光彩。
? ? ? 我的家族也是一部酒的歷史。
? ? ? ?聽我的爺爺輩們說,我的太公因家貧,到四十歲才成親,這對晚配的夫妻還真有緣份,至少是有酒的緣份?;楹蟛痪?,某天晚上夫妻倆在柴火邊烤酒,出酒時一般是要嘗嘗酒的品質的,太婆從碗柜里拿來瓷杯,在出酒竹管上接上一杯,兩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品嘗著熱酒,杯子我遞給你,你又遞回給我,嘗了一口又一口,嘗過一杯又一杯,一邊添柴烤酒,一邊不斷的嘗酒。幾個小時下來,酒烤完了,嘗也嘗完了,酒壇里卻仍是空空余也,全部裝進太公太婆的肚腹里了,最后兩人面對面傻笑著,給后人留下了一對恩愛夫妻酒的美談。
? ? ?太公太婆活到八十多歲,我雖從未見過,但每年都要上其墳上祭拜。聽同去的父輩們說,太公太婆的墳上好長時間一直有個酒窩,也許是巧合,也許是二老顯靈真有,不過我是沒看見過,也許是年代久矣,被雨水沖涮填平了罷。
? ? ? ?后輩們傳承了太公太婆與人為善的品德,同時也遺傳了他們飲酒的能力和愛好。記得上世紀七十、八十那自給自足的年代,我的家族人丁已近兩百,我的父輩是十八兄弟帶四姑母,我這一輩又是十八兄弟,姐妹若干,百分之九十八是未離開鄉土的,人人是好酒之徒,就連娶過門的媳婦也大多是酒中豪杰。
? ? ? 那時,每當逢年過節,或家族中喜慶之事,都要大擺延席歡聚一堂。每桌中央擺一壇酒(約20斤)。見酒是個個磨拳擦掌,要互比高低,舉酒論英雄。那碰杯聲、笑鬧聲響徹華堂,熱鬧之場面還真有點難以形容。
? ? ? 酒過之后,還要比比力氣,比比武功,如舉重啦,扭扁擔比手勁等的。還免不了翻翻先輩們的歷史故事,或高談闊論一番。
? ? ?那酒中不僅沉浸著一個大家庭的無限歡樂,同時也喝出了尊長愛幼的美德,喝出了兄弟姐妹的深情,喝出了一個家族的豪情壯語和凝聚力量。
? ? ? 改革開放以后,我這輩的兄弟姐妹們,不再是單純的依賴土地為生了,紛紛外出謀求生計。在不同的地方和各自的崗位為傳播中華的酒文化,為推介我家族的酒品酒德酒風,為中國的釀酒業的繁榮和發展壯大,分別作出了不少的貢獻,家族至今為此引以自豪。
? ? ? 但每次回到鄉里老家,卻找不到當年酒的韻味了,過年過節都很少有幾人聚到一起了,就是偶爾見了面,也就是禮節性的喝上幾口,又匆匆離去。那斗酒斗志斗勇的場面已是一去不返了,且正在淡淡的遺忘,甚至人都有些被遺忘了,我們的兒孫們,經常是笑問客從何處來。每當這時,一股悲涼之氣會涌上心頭,耽心今后怎么向祖先去匯報家族的酒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