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早原路。
每晚睡前都在不斷的告訴自己,明天一定要早起,誰知第二天依然睡過頭。
每次都在不斷的提醒,減少刷屏,做點實際有價值的事,最后時間仍是被刷屏消耗。
……
這樣的現象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和發生在眼前,畢竟這是自己身上發生的事。說好的改變和行動就是遲遲無法兌現,不是找借口就是在拖延中消耗殆盡。
怎么破解這樣的問題,自己也是在一直不斷的反復的思考。有了目標仍是無法落地,仍是感覺很茫然,找不到如何著手去實現。比如閱讀問題,以前總會讀點什么,但最近的時間總是被瑣事纏身打亂一樣,弄得每天的閱讀計劃中斷,而且每天睡前都會有悔意,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段時間。自己也在糾結這個問題的原因,其實還是自己的問題,沒有把時間安排妥當,總是被動的進行著一切事務。即使現在有本書在開始閱讀了,也是憑性子熱情,至于什么時間讀,多久把這本書讀完,讀完后自己該做些什么,完全沒有概念的。有這樣的方式自然不會有什么效果,也只是真的為了任務強迫自己去閱讀一樣,好像每天不讀點東西對不起自己,或是減少自己每天睡前的悔意一樣。這樣的方式完全沒有考慮到自己閱讀目的和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平日一直都在強調要有所獲,結果反倒無獲,倒是浪費了精力的感覺。
對于這樣的情況,自己還是在不斷的探究其原因,漸漸也發現了些問題:
1、沒有明確的閱讀目的和主題。
也就是自己為何去讀這本書,是為消遣呢還是想學點什么,或許自己沒有想過。
2、閱讀方式不正確。
拿到一本書后,還是老習慣,仍是從頭到尾一字一段讀完。這樣的方式自然要耗費很多精力,并且抓不住重點,畢竟前提沒有搞清自己的閱讀目的。
3、缺少明確的閱讀計劃。
如此一來就會導致閱讀一本書沒有期限,每次也是隨便讀一點,至于什么時間讀完無所謂。
4、閱讀過程不作筆記。
有時習慣性的畫一下或記錄點什么,但真正意義不大,讀完后自己并沒有記下或弄懂多少,而且遺忘很快。
5、缺少傳播和分享。
自己的讀書習慣還是以個人閱讀為主,也很少寫讀書筆記和評論之類的,自然也就無法有效的分享出去與人交流想法,也導致自己讀完一本書的收獲還是很小的。
所以基于目前閱讀所存在的這些問題,自己也算是經歷實踐才發現出來的,也就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和提高,以發揮自己讀書的目的和作用。并且自己目前閱讀都是以主題閱讀為主,就是為改變和提升自己而準備的,自然希望有收獲,而且幫助自己進步。
讀書,不知其義,就是白讀。
從最近閱讀的一本書開始,將踐行帶著主題和問題去閱讀,并且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應用和反思,重要的是閱讀過程養成邊閱讀邊作筆記的習慣,(學習應用RIA閱讀法 ),讀完一本書寫自己的感想和作思維導圖、PPT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同時通過平臺進行分享傳播,正確與更多的人交流分享,這個交流分享過程也是在學習。
啰嗦了這么多,還是趕緊行動起來,行動起來,行動起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