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也和我一樣想投稿賺錢(一篇給簡友的回復)
|圣文小同學
親愛的簡友,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想賺錢想瘋了,那就繼續往下看,我相信你會明白我的意思,從此方向更加明確。
自11月18日在簡書發表了《寫作寫了三年,我真的越寫越窮》以來,我陸陸續續收到二十幾位簡友給我發來私信,問我“如何寫作投稿賺錢”。他們小到中學生,大到70后的寫作愛好者。
他們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人想通過投稿買一臺屬于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有的人單純想減輕父母的負擔,還有的人,就是單純想多一份外快,夠自己平時喝喝小酒、乘地鐵打個滴。說實話看到這些留言心里一陣酸澀,大家的出發點真的很美好,而我相信幸運都是為愿意努力的人準備的。
收到這些簡信,其實我很意外,原來有這么多人和我一樣,希望通過寫作投稿來賺錢。即便這樣,我還是沒有直接甩給他們一堆看似可以“發家致富”的具體投稿方式,而是給了一些我個人無關痛癢的經驗和意見,今天也來分享給大家。
一、清楚自己的水平,找準定位
其實在我看來,想要拿稿費,其實并不是太難的事,只是金額的大小之分。拿稿費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文筆,不要求你像大師級別一樣行云流水、入木三分,至少不要太差,要讓讀的人覺得文章思路清晰,能明白你在寫什么就可以了。
雖然現在很多雜志、報紙都存在“人情稿”,但是編輯也不至于傻到把一堆狗屁不通的文字刊登出去,打了自己的臉。所以不管怎樣,質量是前提,你得清楚自己寫的水平處于什么階段,適合投在哪些地方。
如果你接觸寫作一兩個月就想上稿《讀者》《青年文摘》這樣高逼格的大刊,顯然是不大可能,所以清楚自己的水平,給自己一個相對準確的定位非常重要。
二、有針對性投稿,多類型寫作
其次你要很明確一個問題,你不是文壇大咖,不是你隨便寫一篇心情隨感,都會有編輯想方設法給你找到一個適合的地方發表,你只是一個普通的寫作者,你的心情隨感,在別人眼里就是無病呻吟!
現在市面上的雜志、報紙,都是有自己獨立的風格傾向的,比如《哲思》偏向勵志故事,《青春美文》偏向文藝小清新,《讀者》偏向文筆厚重、視角新穎獨特。明確風格之后,接下來你就應該去研究欄目,挑一兩個自己拿手的方向,仔細分析上稿的文章怎么寫的,在參考的基礎上自己創新,尋找新的素材。
如果你連人家欄目需要怎樣的文章都不清楚,就胡亂一投,編輯本身工作量就比較大,不能上稿反而還會引起反感,連回復都不見得會有。就像經常能在簡書作者交流群看到抱怨說某某專題拒絕了自己文章。如果你寫了篇詩歌,硬是投到散文專題,不拒絕你就見鬼了!
其實這跟找女朋友也是一個道理,有些人就是五官長得很精致,口齒伶俐秀色可餐的,但不是自己心儀的類型,再漂亮也很難愛上。所以投稿是一個道理,如果你的文章不是我欄目所需要的,寫得再好跟我有什么關系呢?這也就是很多人會說,我文章分明寫得比刊登出來的還好啊,為什么我的編輯就是不用呢?因為你離題了啊,離題了啊!!
另外,雖然說寫作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隨心而寫,但是既然你想賺錢,就得按編輯的要求來做。比如你寫了一篇1500字文章,寫得很好編輯也喜歡,但抱歉版面有限,縮到1000字左右才能發表,那你也只能乖乖聽話咯~另外就是主題約稿,雖然你很不喜歡被限制而寫作,但為了賺錢你也只能違心一次,逼著自己往主題靠,畢竟錢才是老大,不然文字一毛不值。
三、不嫌麻煩,主動尋找渠道
講這個的時候,我先還原一個對話。
簡友:嗨嘍,怎么投稿啊,我還沒賺過稿費呢。
我:你可以買幾本雜志或者去網上查找一些征稿函研究一下不同的用稿風格,然后根據自己的情況對應去寫,再投稿。
簡友:不是吧,很亂的樣子,我覺得這樣太麻煩了!
我:那你覺得最不麻煩的事情是什么?
簡友:最不麻煩?死亡嗎?
我:偷懶!
寫這段對話,我沒有批評或者貶低的意思,我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偷懶是通病,是天性,但是之所以身邊有些人活得與眾不同,因為人家克服了懶惰,勤于動手啊!你呢,是躺在被窩玩手機,還是待在寢室打游戲?
成功的人都快跑到終點了,你連賽道都沒找到,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寫作投稿也一樣,你要勤于自己去發現投稿渠道,現在不管是紙媒,還是互聯網都極度發達,要找個投稿信息還是難事嗎?大家這么忙,壓力這么大,百度能解決的問題,干嘛要麻煩別人。
再者,我手上的資源,與你沒有交集,就算我給你又有什么用,咱們寫作風格不同,我怎么知道給你的就一定適合你呢?所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另外,我認為認識幾個雜志編輯非常必要,多多交流,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雜志的征稿動向,也有了一個固定的投稿平臺。當然前面也提到了“人情稿”,如果你質量寫的和其他人差不多,甚至差那么一點,考慮用你稿子的幾率也更大。當然主要不是為了這樣取巧的上稿,交流、獲取信息才是主要目的。
四、賺錢雖好,不要偏離航道
當然,雖然我們是在講如何投稿賺錢,但是不要僅僅只為了賺錢而寫作,對寫作態度和寫作收入還是要有明顯的界限把握,對文字認真,對讀者負責。
誰都不是一上道就能賺錢,文字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創作也需要思考和領悟。如果你想要靠寫作養活自己,幾乎是不大可能,但是你可以解決一部分的生活成本。
說心里話,寫作真的不一定要為了賺錢,簡書上我就看到很多朋友其實是將它當日記本用的,把發生的事、把白天不敢說的話、把自己的情緒記錄下來,這樣,挺好。
很幸運,寫作路上能遇到和我一樣想拿寫作賺錢的你,咱們握個爪,然后一起發力,在寫作道路上一句狂奔不回頭!但是,如果有一天你通過寫作賺了很多很多錢,千萬記得我們一起努力過,請我吃頓飯哦~
胡說八道:說點題外話
最近看到很多類似“批判”簡書的文章,說什么優秀的寫作者都離開了簡書,說什么想成為優秀作者就遠離簡書,說什么簡書越來越不純粹,越來越商業化。
至于商業化,我并不覺得有任何問題,一個平臺如果沒有融資沒有商業,不將文化產業化,現在競爭力這么大,是很難生存下去的。在這個無處不用錢的時代,誰還談純粹的小文藝?
至于某些作者離開,我并不覺得只是簡書的問題,而是你忍受不了創作的“寂寞”。這個寂寞不是你沒有靜下心來創作,而是你忍受不了只有十幾二十個慘淡的閱讀量,點贊不超過五個,評論為零的寂寞。這難道不是寫作功利的表現嗎?所以你想跳槽到其它平臺尋求安慰,那你還怪簡書個毛線啊!
我覺得一個優秀的作者,除了用心把文字寫好,還要學會營銷自己的文章。世界那么大,人潮這么擁擠,你不自己想方設法跳出來,還期望伯樂一個手勁就把你從人群中拎出來?
送你三個字:不!可!能!
個人觀點,胡說八道一通。
我是圣文小同學,我喜歡寫作,也喜歡賺錢,但是我不俗。如果你執著要具體的投稿方式,你可以私信我,咱們一對一,恰巧上周獲了個二等獎,雖然獎金不多,還是可以請你喝瓶阿薩姆的,歡迎來撩。當然,看完之后希望【可以點點關注點點愛心】,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