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時候,每每放學到了家門口,我都會三步并作兩步,嘴巴里大聲呼喊著“奶奶”奔進二樓已被應聲打開的家門。那是我連續六年的固定儀式,這個儀式是對奶奶飯菜的崇高敬意。
如今,我早已人過中年,奶奶的墓碑已經到了二十年續費的年頭,可那儀式還歷歷在目。沖進廚房巴頭探腦偵查鍋里火上燒著啥飯菜,鑒定完畢便伴著香味寫我的作業,在心里比賽是我先做完作業還是奶奶先召喚我吃飯。這有趣的比賽讓我寫作業時充滿了動力。小學六年里,家里生活并不富裕,我是很久以后才知道,我隨奶奶爺爺生活爸爸媽媽沒交我的生活費的。奶奶像個魔術師,把本不多的生活費變成那么誘人的飯菜,讓我那么愛,以至于化作了我六年的儀式。
有了自己的家,我心里那個儀式變成了內心的召喚——我要讓我的老公,孩子愛死我的飯菜。為了這個追求,我成了菜譜達人。不管在哪里逛書店,菜譜專柜都會是我流連最久的地方。智能手機興盛后,各種菜譜網站,公眾號都有我的擁躉。家附近的農墾店和大菜場,幾乎沒有哪個商販不認識我。最近幾年,烘焙熱將我陷入深坑,上課學習自學鉆研……我要做個極致吃貨媽媽,不為別的,只為我的孩子們心頭的儀式感,回家前會不自覺地加快他們的腳步。堅持學,堅持做,再學,再做。手上刀切過,胳膊腳上燙過,但這些都不曾阻擋過我,只因為那個我希望傳承的儀式感。
我會一直做飯學做飯。我也希望傳承到下一代,讓他們也做飯學做飯,為了他們的孩子也有奔回家里吃飯的儀式。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