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圣賢智慧 誦讀國學經典一一親子閱讀進行時

品味圣賢智慧 誦讀國學經典

? ? ? ? ? ? ? ?——親子閱讀進行時

? ? ?作為親子共讀特色班級,在人大附中實驗小學語文教研團隊精心開發的誦讀經典的閱讀活動中,三年級一班同學們,每晚都會伴著“親子共讀時光”進入夢鄉。濃濃書香的快樂之家,在誦讀中學會思考,在誦讀中感悟人生,在誦讀中快樂成長。

? ? 這學期班上展開了親子共讀《論語》和《經典古詩》內容。每晚,孩子和父母以舒適的方式“依偎”在一起,家長誦一遍,孩子提問含義,父母總結國學經典中蘊含著的正能量。這些善良的種子,悄然種到你童年的心中,扎根發芽。家長和孩子一起誦讀這些經典語句,開啟了豐富的精神世界,懂得用善良和智慧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學會了分辨真善美。合上經典,無論人生中經歷歡笑和哭泣、沉思還是暢懷、憤怒還是激昂,只有一個詞匯能夠準確描述國學經典的感受,那就是“快樂”。

“通過誦讀的方式,能加深孩子對這些經典佳句的理解,引導孩子們培養更高尚的品德,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班主任朱莉老師經常鼓勵家長和孩子們,激發大家的興趣和鼓勵其保持親子閱讀的持久性。

海淀區藝術節朗誦比賽前夕,朱莉老師還專程邀請她帶了六年的學生——從我校走出去現就讀于人大附中初三年級的盧曉月姐姐為孩子們做朗誦輔導。多次獲得北京市藝術之星、朗誦一等獎的她在認真看完學弟學妹的朗誦表演后,小學時期的一幕幕隨及涌上心頭。她深情地講到校長媽媽和老師對她小學階段的種種關愛,才成就了現在的自己。她鼓勵學弟學妹們珍惜時光。后來她還將自己在多年來在朗誦上的收獲的點滴經驗分享給大家:朗誦時要抑揚頓挫、吐字清晰、形態自然、節奏重點等。她強調要用聲音和神態與觀眾產生共鳴。

在曉月姐姐精彩的引導下,學弟學妹們備受感染,精心練習后爭先恐后地上臺展示。經此一課,孩子們不僅掌握了科學的朗誦技巧,準確的發音方式,還收獲了展示自我的快樂與自信。

孩子們自信滿滿地參加完海淀區藝術節朗誦比賽,紛紛上傳了照片之后,引發了家長們對于親子閱讀成果的感受交流:

作為家長,我們深知親子閱讀的重要性,下面是家長們的一點心得體會,拋磚引玉,希望與大家共同分享。

岑安乾媽媽親子閱讀感受:

班級開展“親子閱讀,書香伴我成長”活動以來,孩子比以前更愛讀書了,平時飯后我們和孩子每人捧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靜靜地閱讀,細細的品味!不知不覺已經讀過《三國演義》、《西游記》、《神奇校車》、《中國兒童百科全書》、《科學探索者》等系列書籍。孩子提出的問題經常把我們難住,于是我們就一起探討、查閱資料、尋找答案,通過這個過程不僅增長了知識,更加增進了家長和孩子的感情!近兩年來的親子閱讀,我發現孩子的表達能力有了提升,寫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和成語了!

楊丹萌媽媽親子閱讀感受:

每天孩子經過了一天的上課學習,我和她爸爸經過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后,回到家里后,大家在匆忙中吃完晚飯后,都非常享受那份平和,安靜,終于可以把心踏實下來,忘掉暫時的煩惱,陪著孩子在溫暖的燈光下,進入豐富的童話世界的王國里。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好多書本都沒有條件接觸到,我們的父母都沒有時間陪伴我們成長,留下了很多遺憾。現在我們能有條件、時間和我們的孩子一起重新學習,重新看到了好多小時候沒有看到的書,一起感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認識了很多新字,能獨立閱讀一些小故事,乃至一本書了。有時孩子會特興奮地和我們分享書中的情節。我們很欣喜,覺得學校及班級倡導的閱讀活動真是太好了!希望這種閱讀的好習慣能伴隨她的一生。

孫承鍇爸爸《親子讀書與讀書的區別》:

親子讀書可以增加孩子讀書的興趣,可以和孩子共同研討加深對

書中內容的理解,但這不是主要的,親子讀書之所以區別于讀書主要是它的引導作用。引導孩子讀書主要是以下幾點:1.引導孩子讀“好書”2.引導孩子讀適合他這個年齡段的書3.引導孩子讀有用的書。

讀“好”書指的是有教育意義,有正能量的書。讀適合他年齡段的書指的是可以讀比他年齡段稍高2-3歲的書,甚至包括為了保護眼睛讀字體較大的書。但是讀什么書是有用的書呢?從孩子的生長周期看,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是短暫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遇到問題和困難時的處理,不再依靠家長老師,首先會按自己的方法去處理,或者去問自己的小伙伴怎么辦,這就需要孩子盡早盡快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的知識體系的建立時全方位的,這就要求家長在引導孩子讀書時要格外用心,知識面要廣,要接近社會現實,這樣才能學以致用。以上就是我對親子讀書重要性的認識,愿與家長和老師共勉。

劉佳檸爸爸親子閱讀感受:

孩子從小就喜歡讀書,自己的書櫥總是塞得滿滿的,什么種類的書都有,一有時間就看的津津有味。自從老師提出書香班級,倡導親子閱讀以來,我們也經常陪伴孩子一起看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大家人手一本喜愛的書籍,輕松地閱讀,不時分享精彩的內容,一起討論不解的問題。不知不覺間,孩子已經讀完了少兒版的四大名著,讀完了《中國上下五千年》,讀完了《一千零一夜》,讀完了《兒童百科全書》。

親子閱讀,使我們全家都愛上了讀書!

李君瀚媽媽親子閱讀感受:

談起班里開展的親子閱讀活動感觸頗深,孩子在入學前識字量很低,對閱讀毫無興趣,升入一年級后作為家長我看到了孩子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心里很著急。買了很多適合他年齡段的圖書給他,但孩子絲毫提不起興致,翻動幾頁就放在一邊。可自從咱們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后,每晚回到家,我們都會抽出些時間陪他一起閱讀,從他感興趣的圖書入手,直到后面朱老師推薦的書目,慢慢地我發現孩子改變了,可以靜下心來認真閱讀。升入三年級以來,他遇到一些優美的詞語和選段都會記錄下來。每天晚上到了休息時間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總是和我抱怨每天的看書時間太少。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我們家長都很高興。親子閱讀無論是我們家長還是孩子都會堅持下去成為一種習慣。

李柔嘉媽媽親子閱讀感受:

我們三(1)班是親子閱讀特色班,我最大的體會是親子閱讀為孩子從繪本閱讀向全字書籍閱讀的過渡起到了重大作用。一年級時孩子的識字量不夠,她還是喜歡像學前一樣挑一些繪本來讀,看到字多的書籍就刻意地避開,這個時候親子閱讀起到了關鍵作業,我們只要一有空就念給她聽,她漸漸地被長篇故事的情節所吸引,總是吵著讓我們讀給她聽,當我們不能完全滿足她的時候,她就迫不及待地自己讀,不知不覺中識字量增加了,閱讀速度提高了,閱讀興趣與日俱增。升入三年級后,我們的親子閱讀只是晚間的小親密,躺在床上我們讀給孩子聽,孩子也會讀給我們聽,無限享受。

劉俊儀媽媽親子閱讀感受:

孩子轉眼間三年級了。突然發現可以跟孩子共處的時光是如此短暫。

但可喜的是,班級的親子閱讀活動仍然繼續開展著。孩子長大了,知道自己挑選喜愛的書,并能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孩子這學期選擇的書都是楊紅纓的。著名兒童作家的視角真能夠深入兒童的心靈,其語言豐富而優美,不但可以讓孩子得到心靈共鳴和安慰,還能為孩子提升文學素養提供良好教材。孩子每天讀書時,都會跟媽媽一起發現好詞好句,認真地拿出筆尺畫出來,還要分析哪些是成語,哪些是俗語,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擬人句,事后還會認真地抄寫在閱讀手冊上。

孩子在閱讀中成長,也在閱讀中探索著屬于她的世界。愿能與孩子享受更多的閱讀時間,共同遨游在書的海洋!

郭俊豪爸爸親子閱讀感受:

轉眼間孩子已經進入三年級的學習了,寫作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從最初的寫一段話逐漸過渡到寫一篇幾百字的作文,這就要求孩子的詞匯量逐漸豐富。從小給兒子買過不少課外書 ,從《伊索寓言》到《福爾摩斯探案集》,從《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到《梅格時空大冒險》,可謂古今中外的都有,可孩子偏偏對閱讀沒有太大的興趣。一開始還能堅持一段時間看書,后來就不愿意堅持了。作為家長也清楚的意識到沒有閱讀量,以后的閱讀題和作文就會不容易得高分,寫作文語言會生澀。我們做父母的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朱老師對閱讀很重視,在班級開展了親子閱讀活動,我們感到機會來了。孩子回到家里,我先讓他自己選擇他想看的課外書,他選擇了《父與子》圖文漫畫書。雖然這還屬于閱讀的初級階段,但看他感興趣的樣子也不好打擊他的積極性。我還是很耐心地陪他一起看了起來。過了一段時間,我還是逐漸的過渡讀書的內容和深度。這幾天,他喜歡上了《學習也可以很快樂》這本故事書,書中的主人公金珠的故事非常吸引他,他越看越愛看,每晚早早洗漱完就拿起了書,央求我們和他一起看。他覺得小金珠和他的情況太相像了,一個有理想,沒計劃沒堅持的孩子為了理想一步步設定小目標,一步步實現,從而找到自信愛上學習,快樂學習的故事。其中不會的字幫助他一起查字典,書中有比喻句和成語詞句還能主動畫出來,這幾天通過讀這本書孩子能主動學習了,寫作業不再拖拉了,現在每天晚上都催促我們與他一起讀書。

作為家長也要學會堅持,這樣才能與孩子共同進步及成長。親子閱讀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今后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要與孩子共同努力堅持閱讀,快樂閱讀。讓孩子真正體會到親子閱讀是快樂的,而不是一種負擔。

王君陶媽媽親子閱讀感受

書香班級是三年1班堅持了兩年多的特色,而親子讀書已成為家長與孩子最溫馨的時光。我們這個年紀,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學習也正處于要緊的時候。所以,一天下來是筋疲力盡。每晚,當一切終于收拾停當,躺在被窩里與孩子共讀一本書真是難得的享受。孩子每學期都發一本《誦讀》,里面都是經典的詩歌短文。我和兒子一起讀,兒子顯然被詩歌優美的文字和豐富的想象力所感染,他專注的眼神盯著遠方,我知道,他感受到了詩的意境和詩歌里的世界。好的詩歌,他會央求,媽媽,再讀一遍。我當然也樂意。雖然這些詩對大人來說幼稚了些,卻正是充滿了童趣。生活不僅僅是忙碌,還應該有詩和遠方。慢慢的,兒子也嘗試著寫些小詩,我總是鼓勵他,把他稚嫩的語言發在朋友圈里,班主任朱老師總是第一個點贊轉發,這對孩子可是莫大的鼓勵。親子閱讀,給孩子一個豐富的世界,給家長一段幸福的時光。

李子易爸爸親子閱讀感受

?親子讀書是這學期孩子來到人大附中實驗小學三年級1班后才有了新的不同的體會。

?剛剛開始讀書時,似乎是做為家長無奈的選擇;可是讀著讀著我們自己也被繪本里的內容所吸引,竟也手不釋卷玩味、欣賞著童話里純真的故事情景。在這過程中,不但我們成人找到了童年時的童心,也與孩子拉近了距離,彼此間有了共同的語言和聊天的內容。如近期學校已經在開展的讀古詩,學“論語”。以前同孩子說要學習、要寬容、要勇敢;自己都覺得這話雖沒錯,但如果讓孩子聽,就顯得無力、滲透性差。“論語”告訴我們“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幟”。言詞簡單,又有出處,孩子很信服。因此諸多的說教,不如讀書過程中,書里面的內容給孩子們的啟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親子讀書能讓我們家長和孩子之間走進雙方的心靈,能夠有交流言語,能夠促進彼此感情深厚,彼此信任!

?感謝朱老師給我們家長提供這樣與孩子相處簡單、有效、還能提升文化修養的親子方式。

楊云喬的媽媽親子閱讀感受:

本學期,我們經常和孩子一起聽國學經典誦讀,不要求他背。有機會就給他講一些傳統文化的內容,久而久之,耳濡目染的他背了很多經典名句,而且會應用到生活中來。

在親子閱讀過程中,我和他爸爸最大的感受是:行勝于言。沒有任何的強制,現在的他愛上了讀書,讀書已經成為他雷打不動的習慣。多年的陪讀,我們也養成了讀書的習慣,重拾了國學經典。

在陪他一起成長的歲月中,我們也提升了自己。不知過去,無以圖將來。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相信堅持對傳統經典的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加深對歷史的理解,這種堅持和對歷史經驗的汲取,一定會讓他受益無窮。

陳盈佳媽媽親子閱讀感受

? ?陪孩子一起閱讀,才發現自己的成人思維,真的不太適合現在的孩子,總是發現孩子學得太慢,一個問題有時要講三四遍,自己急得不得了。但后來靜下心來想自己小時候的樣子,又覺得這些孩子還真不容易,所以我暗暗告訴自己: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把成人的思想強加于孩子腦中,要保持孩子的童真。至少在陪孩子閱讀中我體會到了對孩子要有耐心,用孩子的思維體會孩子的生活,這也是一種收獲吧!

文稿撰寫:徐藝菲媽媽 ? ?朱莉老師

照片提供:徐藝菲媽媽和岑安乾、陳佳魯、劉佳檸等同學的家長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