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剛加入了一個讀書群,互動交流的效果感覺不錯,群主昨晚發起了一場關于獨立思考的討論:我們經常說誰誰誰不懂的獨立思考,但似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獨立思考的,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獨立思考呢,如何判斷自己或他人是否經過了獨立思考呢?
關于獨立思考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尤其是在教育和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和老師都是希望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我們先撇開培養孩子的問題不談,就先來聊聊群主的問題,什么是真正的獨立思考。
如果單從字面上理解的話,獨立思考就是個體能夠自己來思考問題,從而得出自己獨到見解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強調的是獨立二字,進一步我們可以理解為不被別人的思想或外物所影響的一種思考。但是我們身處在社會之中,作為一個社會人,加之人除了具有理性思維還不可避免的存在感性的一面,因此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一個人真的能超脫外物來得出完全獨立的思考結果真的很難,甚至是不可能的。我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所具有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是在不斷學習和借鑒別人的經驗的思想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真的將獨立思考理解為其字面意思所指的那樣,那估計每個人都不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哪怕是偉大的思想家的思想也是在學習和批判前人的基礎上所產生的,這是一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思想,帶有創新型和批判性的思想,而不是憑借一人之力憑空得出的思考結果。
上面的這種關于獨立思考的理解就有些極端,這種把獨立思考視作一個人完全孤立的自悟過程的做法可能導致的結果是人們對獨立思考望而卻步,更加惡化人云亦云的社會現象。
社會中其實還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有些人過于追求自身的獨特性,他們可能會會為了顯示自己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帶有目的性的去思考一些問題,例如有些人可能會為了顯示自己的獨特見解而一味反對別人的觀點,他可能不會真的去考慮別人的觀點的正確性,當別人提到一個觀點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說出相反的觀點,然后為自己的獨特性自圓其說。這種為了顯示自己的特殊性而有目的的去提出觀點的過程并不能稱之為獨立思考,或許這種所謂思考的結果特立獨行,但是獨立思考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得出一個多么奇特或新穎的結果,而是鍛煉人的一種思維能力,注重的是思考的過程。
上述這種披著獨立思考外衣的功利性思考方式,可以說是將獨立思考的概念扭曲了,使得人們對獨立思考的真是含義的認識更加模糊,更別提去提高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
我認為不管是上面提到的關于獨立思考的字面定義也好還是追求思考的獨特性也好,不能說這是對獨立思考概念的錯誤理解,只能說是一種過于極端和僵化的理解。獨立思考的確強調獨立性和特殊性,但是這兩者也只是相對而言的,不必刻意的去追求所謂的獨立和特殊,就像我記得讀書群里有個小伙伴提到“不盲信,不盲從就是獨立思考的表現”一樣,其實如果一個人真的能夠完全做到不盲從和不盲信,那這個人就在沒有刻意追求獨立和特殊的情況下做到了獨立和特殊。
那你是一個獨立思考的人嗎?如何才能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呢?
首先,你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簡單的說就是你的腦子里必須有貨,如若頭腦里沒有東西,你能傳輸出什么呢?舉個的例子,如果你想做一道創意菜品,那你首先要有原材料吧,至少蔥、姜、蒜這些佐料一樣不能少吧,如果只有空鍋一支,你能創意出什么菜品呢?或許把自己的頭腦比喻成鍋是不太恰當,但意思應該是一個意思吧,你想要有獨立的思考,你首先要去豐富你的頭腦,在這個過程中批判的接受知識,邊接收別思考。
其次,批判思維,前面提到首先要有貨,再以創意菜品為例,你在選原材料的過程中是不是要挑挑選選呢,你要看原材料的質量吧,要看符不符合你要做的菜品的需要吧。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的過程也是一樣,你在吸收他人的知識的過程中要帶著批判的眼光去挑挑選選,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你必須有你自己的辨別,尤其是在當今這個新媒體時代,各種網絡暴文充斥著你的眼球,各種技能貼,各種資料,各種干貨也隨處可見,這些到底是不是高質量的原材料你必須好好斟酌,要學會質疑,學會求真,切記不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
再次,信息整理和邏輯能力,你可能會問,信息整理還算的上獨立思考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可能看的更遠,我們把那些經過批判思維的質疑和求真之后的真實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在整理這些信息資料的過程中你可能就會發現,你會不時地冒出新的想法,良好的邏輯能力能夠幫你把你的思考結果進行梳理,形成邏輯體系。
最后,是獨立思考的結果輸出階段了,但是這并不是結束,這只是又一輪新的獨立思考的開始,因為你要時刻對你輸出的結果保持警惕,因為有可能隨著你知識儲量的增加,需要你去改善甚至是推翻你現有的結論。
當然以上這些觀點也只是我自己一個人的片面認識,在此過程中借鑒了大家的思想,添加了獨立思考的成分,自己也嘗試著走在獨立思考的路上,畢竟獨立思考這個話題太大,獨立思考的路還得自己來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