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畫虎難,描人修面更不易。我的父親曾多次提及,希望子女能幫他整理整理,他的一生經歷。
大姐在世時,家人寄希望于她,因為她善于整理各種雜亂無章的材料。我覺得,人一生的經歷就是一團亂麻,一團需要花時間和精力整理的亂麻,要理出頭緒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今年二月,大姐的突然離世,家人陷入無盡的悲痛中,特別是老父親,白發人送黑發人,驟變和裂傷,我們都非常擔心他。多虧親人們委婉而用心的疏導,特別是三姐夫和老公無微不至的守候,寸步不離的關懷,父親大人情緒得以緩解。
家人們在變故中匆忙而有序地料理大姐的后事,氣氛肅穆莊重,時不時有忍不住的抽泣聲和哽哽咽咽的悲切聲。我多想向蒼天大聲呼喊:天吶,你為何這樣,把我的親人一個又一個帶走,我還想再和她們多呆些時日,陪她們說說話,聽她們唱唱歌,和她們一起講故事。逝去的人兒,如風,如雨,如塵,如沙……化作自然的萬物,如影與我隨行。
那陣子,大姐五歲的小孫子從幼兒園回到家,每天總會給生前與自己形影不離的奶奶點燃一柱香,跪拜三次,嘴里念念叼叼。五歲的小腦袋瓜里會想些什么呢?除了大人嘴里告訴他的那些話之外,也許更多是五彩斑斕的世界吧,既便與奶奶相見的夢境,也如童話村家園一樣溫馨和平,無死亡的幽暗和孤寂吧。也許奶奶在赴地獄,喝孟婆湯,過三生橋后,老祖母早早來接應她了。生死無定數,也許只是陽世的人不知,陰間的人們早已參透。
回到父親托付子女幫他整理其經歷的話題,雖然在簡書里我連續寫了3篇關于父親的長文,我不知父親看了沒有,也許看過,只是不滿意或太長,不符合他的要求。要描摹出父親自己心里的他,比登天還難,干脆殺了我吧。
附三篇簡文的鏈接:《我眼中的老父親(1)》http://www.lxweimin.com/p/4c2233674102;《我眼中的老父親(2)》http://www.lxweimin.com/p/07e01c8b5439;《我眼中的老父親(3)》http://www.lxweimin.com/p/1aa810745762。
我想,今年已近88歲的父親淚眼婆娑叮囑我們寫他的事,我真不知如何下筆,糾結和良心的拷問折磨自己,只能就自己的理解書寫下面的文字。
我的個人主觀臆想是,父親希望我們在他生前幫他寫刻在墓碑上的文字,一種類似墓志銘的文字。他不希望他走后,我們去求人寫。只是父親小學三年級文化,無法表達這個意思,加之我們的長輩忌談死這個話題。今天越過生死界,嘗試先寫一寫父親碎碎念叼的碑文吧。
父親張老大人,生于一九三零年二月初四,卒于二零一九年四月八日,享年九十歲。
父親十五歲時,受德厚之人舉薦,從事水利水保事業三十二年,常年投身建設一線,恪盡職守與家人離多聚少,無愧于公。
二十五歲娶妻成家,養育一子五女。勤儉克己,與妻奮斗,苦心經營,家景日漸好轉。子女衣食無憂,生活安寧詳和。孫女重輩,四世同堂,頤享天年。
父親一生忠厚待人,安守本分,耿直無媚,儉樸不奢。含辛茹苦一世,兢業操勞終生。九十載平凡普通,淡泊寡欲與世無爭。無愧于蒼天厚土,堪為兒女之表率。
父親樂觀開明,晚年更顯慈祥。父親平凡的一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花的心思和所做的操勞,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考,他是子女心目中可親可近的父親,謹記父親的教悔,好好做人,認真做事。循著他的方向,我們繼續父親的足跡前行,讓家風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