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新月異的改革開放和互聯網大潮,中國開始走在全世界的發展的前端,雖然離美國大哥還有一段差距,但是追趕的速度著實很快的。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了解中國,也越來越多的中國學子遠赴他鄉求學,中國和整個世界很近,國際化也是一種趨勢之一。然而,很遺憾,很多人還是喜歡海外,其中有這么一點,還總是被稱道,國外哪里哪里福利高,資源好,能讓人舒舒服服的生活。是的,情況確實如此,但是這樣的情況是一成不變的嗎?免費的午餐是長久之計嗎?
還有一點,歐美的觀念是以人為本。這個只能茍同了~最近風風火火的孕婦跳樓“羅生門”事件就充分的驗證了這一點。醫院深夜發報稱孕婦跳樓自盡,是因為家屬不同意剖腹產,導致她最終信念無望自殺,怒懟了一把家屬。然后,家屬爭鋒相對,完全推翻了醫院的視頻和其他簽字證據,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兩方看似都很有道理,把責任完全推到另一方頭上,我想來想去這種動機就是扔鍋,醫院一方要不賠錢,家屬一方要多賠錢,當兩種矛盾無法調節的時候就會產生火星撞地球的效果。且不論這次的真相是什么(吃瓜群眾往往更期望懸疑而不是真相),事實就是這個孕婦在這家醫院掛了,而且全國都關注了,醫院無論有再詳細的記錄和視頻,都無法逃避這個責任(不論是主要的還是次要的)。錢肯定是要賠的!
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地方,但從醫院延遲救病人到及時發布孕婦消息的操作來看,它更在乎的是它自身的經濟效益而非病人或者就診人員的情況。機械式的處理這種公關問題,勢必會引起另一方的反彈和社會問題,也許賠的更多了吧!類似的有些機關或者部門,目前大部分都是按部就班的來操作,就產生了踢皮球的效果。規定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但如果制度中盲目做了死的規定,那即使是人在操作,也一定死水一潭,毫無生氣可言。
從這次的事件中,以及最后的調查結果來看,那句缺乏人文關懷的語句值得我們深思,而我們中國又天生在這部分缺乏基因。。。在前進的道路上,只有更突出以人為本的治道理念,才能更有效的推動我們社會的發展及進步~國際化的中國更應該多一點人文關懷,不僅僅是對外國人!
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