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朋友家吃到一份甜品,甜而不膩。
入口的瞬間,體內(nèi)所有的感官都被調(diào)動了起來,甜,香,滑,似乎用語言已經(jīng)不足以表達我味蕾此刻的感受。迫不及待的追著朋友問甜品的做法,朋友笑我小饞貓,卻也沒有再吊我胃口。
她告訴我,這是桃膠皂角米雪燕羹。原料當然是以桃膠,皂角米和雪燕為主,輔加了老冰糖提味兒。
在我再三的要求下,朋友跟我講述了它的具體做法。
桃膠,又名桃花淚,一個浪漫又富有詩意的名字。朋友說,桃膠是植物桃或山桃等樹皮中分泌出來的樹脂,又名桃油,桃脂,桃花淚,桃樹膠,桃凝,是桃樹或者在外力作用下產(chǎn)生傷口,分泌出來的比較粘稠的液體,通過太陽曬蒸發(fā),進而變成了固體。
聽著朋友的講述,看著面前這琉璃般的桃花淚,我想這每一滴都有一段詩意的故事吧,這故事也許是思念,也許是喜悅。
當然除了故事外,這桃花淚,也是顏值與功效俱佳。它的主打功效是美容養(yǎng)顏,抗衰老。
雪燕,因泡發(fā)后晶瑩剔透與燕窩較像,故取名雪燕,雖不是燕窩,卻更勝燕窩。
雪燕是最新的珍貴滋補品,由印度叢林中一種名叫Gum Tragacanth的木髓分泌而成,外形猶如半透明白色或淡黃色水晶。它其中含有的D-半乳糖醛酸,是一種天然糖醛酸,又稱玻尿酸,為目前所公認的最佳保濕成分,可以改善肌膚干燥,補給肌膚水分。當然其含有的另一種D-半乳糖,是對兒童大腦發(fā)育特別重要的半乳糖,它能促進腦苷脂類和粘多糖類的生成。兒童如果缺乏乳糖,就會引起兒童消瘦、乏力、體重減輕、生長發(fā)育緩慢,甚至兒童要消耗體內(nèi)的脂肪、蛋白質(zhì),甚至有可能發(fā)生蛋白質(zhì)缺乏癥。同時,半乳糖在兒童腸道內(nèi)是促進細菌合成維生素K和復合維生素B的促進劑。
皂角米,俗稱雪蓮子、皂角米、皂角仁、皂角精,是皂莢的果實,素有“植物燕窩”的美稱,屬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具有養(yǎng)心通脈、清肝明目、健脾滋腎、祛痰開竅、疏腸利尿、潤膚養(yǎng)顏、提神補氣等功效,老少皆宜。
琉璃般的桃花淚搭配晶瑩剔透的雪燕,和營養(yǎng)價值超高的皂角米一起,不僅口感美味,功效也是一舉多得,美容養(yǎng)顏,促進兒童智力發(fā)育等。
說了這么多,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份甜品的做法:
首先,將桃膠,雪燕,皂角米分別用冷水泡發(fā)2小時后,輕輕攪拌換一道水,繼續(xù)浸泡10小時至桃膠,雪燕完全沒有硬心,用流動水加漏勺清洗桃膠和雪燕的少許雜質(zhì)。皂角米只需攪拌換水就可以了。寶寶們清洗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拿漏勺哦,因為雪燕泡發(fā)之后就變成了凝膠狀的,一不留神就會從你的手指縫里偷偷溜走了。記得我第一次清洗的時候沒有用漏勺,結(jié)果雪燕逃跑了很多。
然后,將泡發(fā)后的桃膠倒入燉盅并加入適量清水和老冰糖,放于爐火之上,大火燉開5分鐘后加入皂角米,用湯勺輕輕攪動食材,再轉(zhuǎn)小火慢燉,燉足30分鐘即可。
最后,在出鍋前10分鐘加入雪燕,期間要用湯勺不斷攪動,以免糊底。上次燉的時候我圖省事兒,把燉盅放入爐火之上就去看書了,等到20分鐘以后去看的時候,已經(jīng)有一些要糊底的跡象了,還好我看的比較及時,所以提醒寶寶們在燉煮的過程中盡量不要遠離爐火,還要時刻觀察是否有要糊底的跡象。還有另一種比較適合懶癌寶寶們的做法,就是把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燉盅,隔水燉,這個方法我倒是沒有試過,不過據(jù)說糊底的可能性比較小。
若是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糊底情況,建議寶寶們用湯勺稍稍用力把已經(jīng)黏到鍋底的食材攪動起來,然后再加入適量水,以免出現(xiàn)二次糊底情況。另一種可以有效避免糊底情況的方法是,在加入食材前滴幾滴食用油在空的燉盅底,這樣雖不能完全避免糊底情況的發(fā)生,卻是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糊底最簡便有效的方法了。
桃膠皂角米雪燕羹,不僅是一份美容養(yǎng)顏圣品,更是一份寫滿愛與思念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