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更新。一方面是因為最近太累,另一方面是我覺得輸入的內容不夠,所以在拼命地輸入。后來發現并不是我的“輸入量”不夠,而是我對輸入內容的理解不夠深入。輸出是輸入內容的一種強行加深和梳理方式,所以還是要“堅持”寫東西。其實寫作這件事對我來說也不是非要“堅持”才能做的,因為“堅持”聽上去好痛苦,我暫時做不到高產量和高質量的寫作,但是有些內容,我規定自己要寫,我就會一直寫下去。
最近看了吳軍老師講他寫書的大致流程,發現自己的寫作實在是糙的可以。幾乎不會重讀修改,最多就是訂正一下錯字,內容的邏輯性和準確性根本就不會再去管了,與吳軍老師及很多在寫作的小伙伴們相比真的是慚愧。
羅胖在例會及請假視頻中提到了一個點,我覺得很值得學習,即“具體”的力量。其中提到了咪蒙的寫作中一個很重要的點,即是“具體”,用具體的一件事來讓人明白一個抽象的原理;提到“直男”為什么令人討厭,主要原因在于直男注重結果而不是過程,而“具體”往往體現在達成結果的過程中,所以跟直男交流很令女生“惱火”;結合我之前做分享時,老師給出的建議,即做演講時盡量別用一些很長很繞的原理性的語言來進行表述,你只要告訴他們你是怎么做的就可以了(即舉例子),這好像與前兩者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我盡量開始做一些以前“只顧著想”的事情。比如,現在的我在敲鍵盤而不是想象自己要寫點什么。不知道該做什么的時候怎么辦?去問自己問題,然后自己想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