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一個短片介紹這部影片,說可惜了,這么好的一影片,票房這么慘淡,那些什么都沒有,靠著流量明星的影片,倒是掙的盆滿缽滿。
這事擱去年我可能也跟著大家罵,可到今時今日,也不得不佛性,你無法決定別人的偏好,要是自個喜歡,那就寫點夸它的文字,自己掏錢貢獻一下,也算是感謝導演張猛,演員王千源、秦海璐的辛苦付出,讓我們有片子看。
這不買了會員,又來看了,今天再看,把人樂壞了。
(1)今日份快樂源泉
開場,一群人雨中湊哀樂,凄涼且肅穆,鏡頭一轉,對著葬禮奏歡樂,喜劇感就出來了。
就這么幾分鐘,包袱就伴隨著東北口音給抖出來了。
腦中就閃過一個念頭,“嘿,這片子有意思?!?/p>
原本覺得王千源有張苦瓜臉,看著就挺悲劇的,沒想到丟到劇情里全然一副天生的喜感。
明明是一個孩子的爸爸,跑到河邊炸魚,扔個啞炮,自帶背景樂,往旁邊那一站,十足的痞氣,拽的就跟自己剛扔了一百萬似得,讓人忍俊不禁。
想想一群有家室中年男人喝高了,對著豬腳唱K,起得是地下搖滾巨星的范,干得是偷雞摸狗的勾當,這反差太值得樂了。
(2)我覺得我還能搶救一下
王千源的陳桂林特別討喜,感情處理利落。
陳桂林媳婦小菊跟了個有錢人,回來離婚,兩人站在廢棄工廠前,并排站著,誰也不看誰。
“離婚”,我同意”多干脆呀!
“我要孩子”那不行,那我要搶救一下的。
不要的咱一點不多要,不想放手的擠破腦袋也要爭取一把!
所以樂觀的陳桂林,像一個英勇的唐吉坷德,四處借錢,偷鋼琴,甚至自己造。
有困難要上,沒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鋼琴造好了能爭取到孩子嗎?不一定,但沒關系,咱先做著。
沒有催人淚下,沒有人情冷暖,沒有痛苦糾結,心態足夠敞亮。
就像劇中那兩座廢棄的煙囪,有不舍,有留念,最后在鋼鐵廠再體驗一下曾經的過往,然后抽著煙看它轟然倒塌足夠了。
該來的阻止不了,女兒現在不走,以后也一定會走。
大勢所趨的時候,消極的認命,還是積極的放棄,兩者是不一樣的,陳桂林選擇做后者。
當所有人都說放棄治療吧!你堅挺喊著“我還能再搶救一下”,這就是樂觀的活。
(3)等我把活干完
一伙人呢?我喜歡被抓進局子里的季哥。
臺詞不多,但每一句都圈粉。
第一次登場,工地里打架,對著大狼狗吼道“起來,去看看”,霸氣!
到了工地,兩句話問明情況,接著就說“鐵重要,人重要呀!這幾塊廢鐵能抵人命嗎?”
“鐵歸你們了,醫藥費自掏成不?”
寥寥幾句,擺平斗毆事件,雙方都服氣,睿智!
桂林想借場地,二話不說“同意”,仗義!
之后做鋼琴,平日也算一小老板吧,躺在沙發上看別人干活的人,愣是窩在廠房里分文不取的上工干活。
后來,被警察找上門,不逃不避,一句“等我把活干完,就跟你們走”
干完自己分內的活,半點不影響造琴的進度,坦蕩!
得一朋友如此,值得了。
身邊有這么一個如此有個性的人,怎么也得深交一回!
這部片的干脆程度,引起極度舒適,每個人的那點事,不多不少,偶爾有點小賴,但是不傷大雅。好久沒有看片看的這么快樂了,這種快樂不是張大嘴哈哈哈大笑,而是心理舒坦,偷著樂。
喜劇的悲劇,能做到喜而不悲,悲又不大悲的,尺度不好把握,這部影片做到了,前一秒覺得可惜,下一秒又認為這樣剛剛好。
似不滿又圓滿,看著就很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