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時不時還是會盤旋著“這個時間他會在干什么”,怎么理性的分析都壓不住這樣的念想。罷,喜歡一個人也不是壞的事情。
即便知道自己當下喜歡的不是想要追尋的那樣品質的人,但還是克制不住地喜歡了。
即便知道自己喜歡了,但還是很克制地控制了自己和他生活的交集。
好矛盾的理性和感性。
2、
JACK MA斯坦福大學的中文演講,對兩句話印象很深刻:“我不懂技術,但是我尊重技術”,“我沒有計劃,我用行動來寫自己的計劃”。
前一句,我總想起我的現任領導,不懂CODING,每次都很尊重我們的成果,并為我們爭取在大BOSS表現的機會,不吝嗇給我們獎勵。我從心底里佩服這樣的人,外行并不一定不能領導內行,某些時刻內行反而不能領導內行。我的前任領導,有好幾次干活,都蹲在我身邊,我本打算按照自己的做法做,他前一句還說著“你自己看著做”,后一句就說“你這樣這樣弄那樣那樣做”,我只能默默把搭建好的東西撤銷。
后一句,這十年,我處于一種“常立計劃,常完不成,最后干脆什么都不做”的狀態下,為了計劃而計劃。行動力一直是問題。獎勵機制也是問題。有時候看著列的條條框框,就是不想干,而后又沉醉在完成之后的美好假象中。最近老在想,就那么踏踏實實地做著每件事,感覺也不錯。至少這個月看書任務,健身任務都完成了。完成率從上周5%上漲10%,肯定自己那樣愿意拼搏的心態,肯定自己的努力。
3、
哈佛公開課:幸福課,看了3節視頻,耗時3個多小時,主觀上是滿滿的收獲。收獲還是得留下文字,不然后面也就忘記了。
收獲一:性格無所謂好壞,無所謂對錯。我的一些長輩一直都在勸告我,你要開朗一些,你要如何如何,你要怎樣怎樣。可是我就是安靜,愿意沉默的性格。有時候覺得他們說的也有道理,于是強迫自己去參加活動,強迫自己和別人交流,后來發現心理負擔越來越重,漸漸連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不想參與。但是我在外出旅行的時候,是愿意和陌生人交流,并且能從中得到快樂的。我的潛意識在責怪自己不開朗的性格,責怪自己為什么不能人見人愛,讓長輩們滿意。我問自己,你在意別人的看法么。好像也沒有特別在意。性格無所謂好壞,也無所謂對錯,不需要因為別人的口無遮攔來否定自己。喜歡安靜,喜歡沉默,那就安靜,那就沉默。口若懸河這中間也有很多無效的交流,既然不喜歡這樣無效的交流,又何必隨波逐流,做舒服的自己,平常心,和其他人對等交流這才重要。大家不能都活成工廠里的模型,都開朗,都健談,都怎樣怎樣。
收獲二:你所關注的產生現實。我一直關注自己的內心,一直選擇自己喜歡的愛的,完全不顧喜歡或者愛自己的。這往往產生了閉門造車的情況。不知道周邊、大家或者全球發生的變化,另外習慣性的否定自己,會讓生活更拘泥在自己的世界,愛和喜歡也變得相對狹隘,產生某一種偏執,以為自己的領悟才是對的,自己對喜歡和愛的理解高人一等,“珍惜當下”也變得空洞而無意義。
關注缺點、不足,多于自己的優點。遇到不能達到自己預期的事情,第一反應就是否定自己,責怪自己,產生某種愧疚,然后勒令自己下一次一定要做到。下一次又周而復始,惡性循環。上一次和這一次總有差別,上一次完成5%,這一次多一點完成6%也可以,完成10%就更好,完成20%就更更好,等等。不知道自己的美好,也無法欣賞自己的美好。欣賞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收獲三:優勢識別器測試結果,我的優點:審慎、和諧、體諒、關聯、回顧。具體分析得把書拿回來重新讀一遍。
收獲四:NO ONE IS COMING。尋找一個合適的時間點采取行動,承擔責任。鑒于過去發生的事情,我一直特別期待有一個人可以成為我的救命稻草,可以用他的神仙棒點化我,可以全心全意依靠他,他就是我的SUPER MAN。就這樣我失望了一次又一次,遇到更多讓自己更疲憊的人和事。雖然事后總結發現自己也有不少的問題。拖延著行動和承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事情成為我生活的壓力。這一刻,我的想法就是,如果能早點看到這些課該多好。每個人的出現都是為了告訴我,沒有人會出現,沒有人能拯救我于水火,只有我自己。而我卻一直固執的等待著那一顆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稻草。
4、
“思維力的形成,除了深度閱讀,別無它途。倘若不經歷一個深度閱讀的過程,直接沉迷于網絡閱讀、微信閱讀、快餐式閱讀,最可怕的后果是侏儒化你的思維力、萎縮你的邏輯能力。一旦你的思維力萎縮、邏輯能力缺失,那就意味著你很難穿越豐富的知識、海量的信息和無序的現象去完成對事物本質的洞察和理解。”
深有感觸,最近的幾年,邏輯能力已經退化到慘不忍睹的地步。。翻開以前的日記本,都比現在有邏輯,有深度的多。反省是必要的日常。快餐式的閱讀不能占比100%,深度閱讀能產生身心的愉悅。比如看柴靜的《看見》,一篇文章雖然看了很久,但是其中某些話能引發我對生活的很多思考,也樂于做這樣的思考。
快速閱讀有快速閱讀存在的必要,深度閱讀也有必要,當然有時候快速和深度未必就是沖突的。
5、
小路考第二次終于過了,駕照的進程比他們三個落后很多。ANYWAY,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步完成。
嚴重磨損的眼鏡片終于忍不住去換了新的,世界一下子就清晰了,這種影響生活的拖延有點莫名其妙。
定做了今年最愛的米色大衣外套,款式比較休閑,年紀大了,反而能HOLD住很多衣服。頭發終于在2015年染了,黃色并沒有預想的那么不能忍受,很多衣服都能穿了,感覺挺好。另一,因為黃色頭發引發的眾多后遺癥,終于在一步一步的學習中都調整完畢了。由此可見,另一種選擇也未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