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能感知到產品之間的差異。面對不同的產品,你的設計方法,設計方案和效果預期,是需要進行調整的。以下為參看他人的總結和自己的理解,整理出的產品分類
1.“輕”產品
目的:讓你用,或者引導你進行特定的行為
場景比例:瀏覽的場景多,做任務的場景少
特色:具有吸引力,強調美感,簡約
設計方面的挑戰:設計出創新,細膩,極致,情感化的方案
2.“重”產品
目的:完成特定的任務
場景比例:做任務的場景多,瀏覽的場景少
特色:強調功能的豐富,嚴謹,擴展性強
這類產品中的一部分,吸引人用它不是核心問題,比如,大部分第三方出品的企業軟件,CRM,ERP,或者是給商業上的合作伙伴使用的后臺。它們真正的使用者,是不得不去使用這些產品的
設計方面的挑戰:理解業務,處理復雜的邏輯和概念,強限制下輸出折中的優化方案,推動產品到更好的體驗難度大
3.數據產品
這一塊做的不多,理解有限,我的基本認知是,這類產品會把有價值的信息,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現出來
4.游戲產品
沒有參與過相關產品的設計,但是感覺會和上面的3種很不一樣。比如,游戲里,不能簡單套用,可用性和體驗原則,也就是說,不能讓你很容易完成任務,得設置難度,甚至失敗
觀點:輕產品和重產品沒有絕對的分界點
輕產品和重產品所遵循的產品設計原則,體驗原則,可用性原則都是一樣的。只是在產品的不同階段,其側重點不一樣
比如,一款音樂軟件,在0到1的階段,就可能需要把一個播放功能做到很有特色,相關界面做到極具美感,讓大家眼前一亮,然后愛不釋手,來保證這個產品的用戶量,保證它能活下去;但是,一款面向合作商家的后臺產品,在0到1的階段,則可能需要把 ABCDEF的功能全部都做上去,以滿足業務要求。此時極致的操作體驗,視覺美感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用戶不會因為你的產品做不到這些,而放棄使用
但是到了產品到了中期階段,就需要把前期沒做好的東西慢慢補上去,甚至是顛覆性的“補”
比如:360安全衛士,就把一個在比較長的時間段里,專業性很強的一類產品,做的很傻瓜,很易用,體驗極致。完成了一次重產品到輕產品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