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原因無外乎“荷包有沒錢你都有閑”。
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擺脫這種困境呢?
首先,厘清現狀
捋捋這種買買買的行為是否是自己喜歡的。是,那就隨ta去吧。要知道,你是無法叫醒一個裝(愛)睡(買)的人。如果不是,且再行半公里。
其次,分辨有錢與沒錢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不需要仰仗他人鼻息。他人包括信用卡,家人,朋友,你的他(她)。(全職媽媽除外,因為全職真的是很偉大的一項事業。)財務自由,那就請隨意,畢竟在做“買買買”這件事情的那個當下,心情是非常愉悅的。
最后,分清購買目的
如果沒錢,那就分清“必要,需要,想要”。必要—生活必需品和開支,譬如蔬果,譬如水電。需要—需要健身卡,需要代步器。想要—多一套衣帽,多一只表。分不清的,就先學會分清,然后再考慮記賬問題。
以上是就“買買買”這件大眾小事的普通論調。
但,如果要談論的是“沉沒成本”,“自我說服”或者“好奇心嘗試效應”,可以換個標題我們坐下來慢慢品茶聊。
嗯,我并沒有自暴自棄,只是自己保住自己假哭了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