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式在學校報到了,在美國的朋友們也已經到學校了。我們彼此都要開始新的大學生活。對我而言我是期待的,我想大學生活將是充滿樂趣與挑戰的,我學的這個Computer Science專業更是充滿挑戰的。學校給我的感覺挺不錯,離現在住的地方很近,建筑物也很漂亮。
今天去學校周邊兩家賣二手自行車的地方看了看,然而因為身高太矮的原因一輛自行車也買不到...只有明天去另一家遠點的自行車店看看了,看有沒有賣兒童自行車的。
昨天讀了論語的一句話,是有子說的。大概就是說一個作為好兒子和好公民的人極少會和權威高于他的人爭吵。一個智慧的人會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生活基礎最關鍵的問題上。而有子說,生活的基礎便是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和良善的公民。這句話讓我挺有感觸的,首先做一個孝順的孩子,這點雖然我一直都知道是作為一個人的本分,但是在家里有的時候和父母對話的時候就會控制不住地和他們發火。我知道這是不孝的行為,但還是沒能控制住自己。我感覺中國古人的道理是很深刻的,畢竟延續到現在幾千年仍然被現在的人視為智慧。想要真正做一個好的兒子或者女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很難的。因為有一大截代溝,父母有的時候說的話你不能理解,而有的時候說的話父母也不能理解,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人退一步,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我想這個人就應該是作為孩子的自己。
做一個好公民也不是簡單的事情,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必須遵守社會的一些規則,這樣社會才會良好的運作。比如遵守交通規則,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但是不守交通規則的人或車卻還是會經常出現。比如說不隨地亂吐口痰,這在中國確實常見的現象。比如我現在在荷蘭,這里扔垃圾都有各種各樣的規則,有有機垃圾專門用的垃圾箱,玻璃瓶專用的,而玻璃瓶又分成了三種不同的顏色回收,紙類垃圾有專門的垃圾箱,化學垃圾有專門回收的地方,大型家具也有專門回收的地方。要做一個好公民,你必須先去學習這些規則,知道了這些規則之后是什么之后再學習如何去遵守。而社會上的規則又是如此的多,但是卻是一個人生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