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媽媽發(fā)來微信問: 上次那個公司給回信了?
我說: 沒呢
媽: 人家不回,你主動問問啊,看到底什么意思,要不要一句話。
我: 可能就是不要我了吧,而且外派時間也太長了,我也不想去了。
媽: 那做完筆試口試總得給個結果吧,你打個電話催催,注意方式方法,有點禮貌。這么拖也不是個事。
我: 哦,曉得了。
還是不想打電話去問。就算要我我也不想去了。
2.
男友最近要辦歐洲的申根簽證,打算環(huán)游歐洲。其實材料、錢早在去年七月初就都準備好了,不料中旬遇到了我,作罷了。他后來就想和我一塊去。他說以往拍旅游照,風景很美,時間久了就覺得缺了什么,現(xiàn)在和我在一塊算是找著了能站在那片風景里的人,終于能圓滿的拍個照了。
元旦過后,他又一次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旅游,玩一兩個月。那會兒考慮了自身的情況還是算了,我讓他自己去吧,說我攢的錢不夠,只有四千多。他說我只要出個來回的機票錢就行了,住宿吃飯方面他吃什么我吃什么,一個人兩個人沒什么差別。雖然我真的超想去,環(huán)游歐洲這四個大字對于我這種從小到大沒怎么旅游過的姑娘來說太有吸引了,而且是和男朋友一起啊,多浪漫! 金錢方面也比我自己去或者跟其他朋友去劃算。這樣一想,不去就是遺憾。但是! 去玩一趟肯定不能工作了,回來后我卡里就一毛錢都沒有了,之后怎么活,不能真去吃土吧。
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他,他說那也沒有辦法了,好吧,那我自己去了。
那時,在戀愛你儂我儂的時候我單方面感受到了拋棄。
3.
這個姑娘,2017年夏天畢業(yè),23歲。到現(xiàn)在的大半年時間里沒有正式工作,一直在家做兼職,兼職翻譯稿子啥的。不用租房,吃飯在家,沒啥硬性花費。工資在三千左右浮動,賺的錢一部分還分期買的手機,一部分花在三只寵物身上,一部分買護膚品衣服,一部分社交,基本就沒了。沒有積蓄,很窮。
朋友們經(jīng)常聊天,互問近況。有的出國留學大半年下來,口語進步了很多。有的在外貿公司里已經(jīng)完成了小白的進階,銷售額達到了幾十萬。好像只有我,還在原地踏步。
我的六個多月時間去哪了呢? 玩沒有好好玩,說的上來的算書看了幾本,學習了一個興趣愛好,后來開了一個公眾號分享學習上的知識,還有的忘記了。對,交了一個男朋友。一對比,感覺自己在茫然四顧中荒廢了大半年,過得一點不充實。
4.
“姑娘啊,你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還是得找個正式工作,你覺得呢。”
“還打算找外派的工作么? 多投投簡歷。其實在家也挺好。”
“趁這段時間在家,不如考個教師證,當老師多好,有寒暑假,每天面對學生,傳授知識,一份挺好的職業(yè)....”
媽媽對我的事都很上心,工作愛情都是。她還在為我操勞,我有些抱歉沒能讓她安心。
5.
畢業(yè)后
想考導游證,想系統(tǒng)了解我的國家各地的文化風俗,以后游玩時為我的友人家人介紹,卻不想當導游。
想考心理證,想知道心理人格這些都是什么,怎么樣是健康的狀態(tài),我的心理是健康的么,如何在我周圍的人有困擾時能寬慰他。
想古箏學有所成,既能自我欣賞又可娛樂大眾,也一直羨慕那些有藝術特長的同學們。
仔細想想,在學校里的時候,很安逸,扮演好學生的身份就可以,上述這些我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反而步入社會,要求真正的生活了,我迫切得想把自己,變成一個自我認為優(yōu)秀的人,想愉快的過一生。我想即使我現(xiàn)在時快樂時不快樂,經(jīng)濟窘迫,但也在邁向未來的路上一直走著,雖然走的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