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網購“剁手”焦慮?

經過了上周瘋狂的雙十一,資深白領“剁手族”小莉一邊摸著變瘦的錢包,一邊看著被紙殼堆滿的屋子,心里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與焦慮:都說了今年要克制!怎么還是敗了這么多沒用的東西?我的自制力怎么就這么軟弱?管不了我這雙該剁的手!?

但凡嘗試過戒除“網購癮”的剁手黨們,肯定都經歷過這種深深的“戒癮性”焦慮:不購物,因為犯癮得不到滿足而焦慮。購物,則因為自責而焦慮。

這種“雙重癮性焦慮”怎么克服呢?合理情緒療法之父,心理學大師埃利斯為小莉這類人群開了一個“自療”藥方:

“成本-收益分析法”!

什么是成本-收益分析法?

埃利斯認為,雙重癮性焦慮的來源,是人們的一種不合理信念:只希望獲得某件事物的好處,而屏蔽掉所有的壞處.只有充分認識了事物的兩面性,并通過自己內心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做出內心的選擇并且執行,才能克服這種焦慮。

拿剁手黨小莉做例子。

當她既想獲得購物帶來的快感,卻又不想遇到超預算的情況,也不想承擔成癮的風險,但結果絕對不可能如她所愿,她自然會焦慮;

而當她決定戒掉這種行為時,卻又不想承擔戒除過程中的痛苦感受,和行為反復帶來的心理壓力,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遇到痛苦和反復的情況時,她也會焦慮。

剁手族的焦慮到底怎么治?

因此,小莉如果想解除這種焦慮,必須要讓她認識到:網購有好處,也有壞處。同樣,戒網購的過程也有好處和壞處。而兩者你必須做一個選擇,不要妄想能夠兼顧所有的好處,摒棄所有的風險。

選擇一、保持網購癮。

#1 列出它的所有弊端(比如浪費時間、金錢、空間,購買后自責感)

#2 粘貼在明顯的地方,確保自己在每次行動前,這些弊端都了然于心,但卻能全然接受它。(接受不了就選擇另一個選項吧!)

選擇二、戒除網購癮。

#1 列出戒除網購癮的所有風險(比如空虛感,不自信感(總覺自己穿著老土),有其他戒斷反映;還有反復的風險,而且一旦反復可能陷入自責和自我貶損)

#2 每天看幾遍這些風險,確保自可以無條件接納這些風險。

你的身邊有這樣的小莉嗎?快把這個方法告訴她吧!

治療拖延癥也適用哦!

除了網購癮的戒除之外,戒煙、戒酒、戒晚睡、戒拖延的同志們,“成本-收益分析法”對你們也十分適用。

總之,人的心理健康來自無條件的,欣然喜悅的自我接納。這種無條件,就包括了對利弊的全盤接納。

如果只想要一塊錢,卻不想要背后的小菊花,焦慮遲早會找上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