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網上刷到一條微博:
外賣寶寶霏兒,出生6個月的時候就跟著爸爸送外賣,如今已經3歲的她懂事又可愛,那一臉的笑容能把人的心都融化了。
霏兒的家庭經濟條件并不好。
爸爸是一名普通的外賣員,媽媽在菜市場的豬肉攤做售賣員,一家三口租住在不足十平米的房子里,一個月的租金只有300元。
有網友說,在這樣的物質條件下生育孩子,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但霏兒的臉上一點兒都看不到生活的悲苦,她就像天使一樣開心、快樂。
霏兒的父母到底給了她什么,讓她能夠在這樣的家庭里健康幸福地成長呢?
其實,霏兒父母對生活的熱愛,就是對她最好的教育。
01 用心陪伴孩子,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掙錢養家需要時間,照顧孩子也需要時間,該如何平衡工作和陪伴孩子的關系,是很多父母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有的父母,為了生計選擇將孩子送回老家,交由老人代為照顧。
這樣一來,自己固然可以全心全意地工作,但也失去了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
霏兒六個月的時候得了肺炎,家里的積蓄很快被掏空,霏兒痊愈后,爸爸一人的工資難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她的媽媽不得不出去找工作。
夫妻兩人都出去工作,六個月的孩子該怎么照顧?
霏兒的父母沒有把她送回老家,而是選擇了把她留在身邊由自己來照顧,這也就意味著需要花時間在陪伴上面。
在工作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霏兒的爸爸開始帶著小霏兒跑外賣。
出門的時候,奶粉,奶瓶,紙尿褲等一一準備好,放在外賣箱里,預備給霏兒用。
送外賣給客戶的時候,他得想著霏兒這會兒好不好。
工作的過程里,霏兒的爸爸多了些麻煩,多了些操心,但同時他也主動承擔起了為人父的責任。
不管生活多艱難,他都不想在孩子成長的過程里缺席,盡最大努力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什么是幸福呢?不是奢華的穿著,不是諾大的豪宅,甚至也不是山珍海味,而是能夠在父母的陪伴里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愛護和濃濃愛意。
霏兒是個外賣寶寶,跟著爸爸風里來雨里去,在很多人眼里,或許她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
不過,她澄澈的眼神,還有那燦爛的笑容,都在告訴我們,爸爸這種獨特的陪伴方式給了她這個外賣寶寶源源不斷的幸福之泉。
02 夫妻關系和睦,是孩子最美的天空
有句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
的確,若家庭貧窮,經濟拮據,會給整個家庭帶來很多麻煩。
但霏兒的家庭告訴我們,貧窮固然可怕,不過,若夫妻能共同面對,再困難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那么家庭也會越來越順暢。
在霏兒爸爸的視頻中,有一個細節特別打動我。
他帶著霏兒送外賣,快到中午的時候,他說,現在送外賣的高峰期要到了,帶著霏兒工作,會影響送外賣的速度,所以,他要把孩子送到媽媽那里去。
可以看出,盡管兩人的工作很忙,但在如何照顧霏兒的問題上,夫妻二人還是達成了一致。
沒有對生活困難的抱怨,也沒有對彼此的指責,更沒有去計較誰付出的多、誰付出的少。如何解決當前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不易,但霏兒父母融洽的相處方式給了霏兒極大的安全感。有這安全感做基石,霏兒的內心才會越來越肥沃,因為父母給了他無盡的陽光。
相反,即使家庭經濟條件優渥,若父母總是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孩子的幸福感就會蕩然無存,甚至還會在內心留下極大的印象。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白領麗人,人長得漂亮,工作中也很能干,卻一直孤身一人,也沒有尋找人生伴侶的打算。
深究原因,才知道,原來她自小在父母的吵架聲中長大,父母彼此之間的冷嘲熱諷讓她迫不及待地想離開這個家,同時,也讓她對組建自己的小家庭產生了極大的排斥。
她說,特別害怕自己會過上和父母一樣的生活,與其如此,還不如孤身一人生活得開心。
看似靚麗、逍遙自在的生活后面,其實是一顆敏感而又脆弱的心。
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樣子,影響著孩子未來生活的模樣。
夫妻關系和睦,就是為孩子的未來撐起了一片美麗而又有力量的天空。
03 樂觀對待生活,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有人被雨淋濕,有人卻能感受雨。”
面對苦難,你看到什么,就教會孩子什么。一味抱怨生活的苦,孩子就不會有燦爛的笑容;你能從苦難中汲取營養,孩子就會變得陽光和開朗。
就像霏兒的爸爸一樣,如果選擇了自己照顧孩子,又只能帶著霏兒奔波,那么就樂觀地接受眼前的這一切吧。
他把社會當作大學,教會霏兒生活的常識。教她跟人打招呼,教她認識紅綠燈,教她學會保護自己。
正因為有這樣樂觀和用心的父母,霏兒才會這么開心、快樂,討人喜歡。
孩子的樣子里,藏著父母對生活的態度。
悲觀的父母,多半會有一個悲觀的孩子。
前幾年,因為工作關系,認識過一個正在讀大學的男孩子。人長得高大帥氣,成績優異,家庭富裕,卻在一次失戀后一蹶不振,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
認識他的同學和老師,都覺得很奇怪,以他自身的條件,又何愁天下無芳草,為什么會鉆入牛角尖再也出不來。
經過深入的了解,才明白,他對生活遭遇挫折的態度來源于父母對他的教育。
他的父母自身帶有悲觀色彩,遇到不順,也常把生活的怨氣帶到他的生活中。
小時候他因為做錯事被打罵是常有的事兒。特別是那種言語上的打擊,讓他心底的陰影更是無限擴大。
長大后,哪怕他在別人眼里看起來多么優秀,自己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學會的悲觀態度總是讓他看不到自身的優點,也看不到挫折對生活的積極影響,所以才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一個人到底能看到甜甜圈兒本身,還是只看到甜甜圈兒上的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認知世界的方式,而這認知方式的習得又與父母的影響密切相關。
生活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不管是誰,終究都需要面對那些無法預料或無法改變的人生困境。
對孩子來說,父母能夠樂觀地對待生活,會成為他生命里面對困難時的榜樣,驅動他度過難關,認真而努力地生活下去。
04 父母熱愛生活,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五花八門的教育理念面前,很多父母會莫名地焦慮起來。有時焦慮于育兒知識的匱乏,有時又會焦慮于孩子的未來,擔心不能盡父母之責,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外賣寶寶霏兒發自內心的幸福,似乎在用溪水綿綿般的聲音告訴我們,其實,養育孩子也沒有那么可怕。
霏兒的爸爸對霏兒說:“我好像什么都沒給你,又好像什么都給了你。”
的確,霏兒的爸爸,沒有給她提供非常優越的經濟條件,但讓她看到了父母對生活的熱愛。
倘若父母能夠對生活充滿熱愛,用心陪伴孩子,孩子就會感受到幸福;夫妻彼此之間,關系和睦,相處融洽,孩子不會差到哪里去;父母兩人,能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孩子就會有應對人生困難的勇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