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池予
在《大學,如何撕掉“窮學生”這個標簽》這篇文章中談到大學的幾個收入來源,也有幸與很多意見不同的簡友一起討論。
有一些可愛的在校學弟學妹們跑來問我,說自己課業繁重沒時間怎么辦,又或者學習成績不好想把時間投入到兼職中問我怎么看等等。我的主旨并非要傳達在大學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經濟來源,這與我們費盡心思進入大學的初衷不符。
所以沒時間、糾結學習成績不好的筒子們不要再問大學如何為自己賺第一桶金啦!這不是你該考慮的。
前有如何在提升自己的同時增加口袋厚度,那么今天就聊聊在大學你是怎么支配你的收入的?
學生黨如果僅靠家里補貼,基本就是滿足生活開銷,但如果有一些額外的收入那么你就有更多的消費自主性。
一、現在你的消費結構可能是這樣的
父親母親那個樸素的年代已經遠處,現在即使是認為最單純的校園生活也脫離不了社會的物欲性。
你是女生,你應該會把多余的錢投入到買衣服、化妝品等上面,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可過,如果帶有攀比性,從而超過自己的能力范圍,那就得正正自己的價值觀了;
你是男生,你可能會泡網吧,更重要的是追女生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你要建立屬于自己的關系網絡,參加學生會、各種社團,于是經常性的活動可能也要自掏腰包;
咱們是好學生,書本、專業資料也要花錢。
……
這些你不得不掏錢的情況很多,也無可預見,但有些情況有些消費卻是我們可以計劃的。
二、其實你也可以這樣來支配你的收入
正所謂賺錢不易,花錢卻如流水,如果你在大學為自己累積了一筆小小的財富,不妨好好規劃利用起來,而不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就花掉了。
大學,我們還是以學業為重,無需過早的負擔起社會人的責任,沒必要想著存起來買房買車,因為你這點錢在高昂的房價面前真的是無任何用武之地。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雖然,這是形容我們不同經濟階段的需求狀態,但也無礙拿來分析下大學生的需求層次。這里把大學生生活必需開銷都歸入生存、歸屬層次。當滿足這些基本需求還有富余時,我們就如何更好的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
要獲得自我實現,我們又可以將其劃分為以下幾種實現途徑:物質滿足、發展需要、精神需求。抓準這幾個需求的核心所在,并把你那點小錢投入進去,便是實現它的價值最大化。
1、物質滿足—有價值的物質獎勵
物質獎勵應該是最直接的滿足感來源了吧,但并不是大家理解的瘋狂購物或者隨心所欲的購買一些其實并無太大價值的東西。
大學期間可以羅列些對自己有價值的物品,既可以滿足你的物質需求,又可以達到心理滿足感,如手機、相機、kindle等電子產品,這些東西都不是短暫消費,而是具有一定的時間價值。這些物品價格不便宜,你又不想靠家里給你付這筆款,那么在自己有能力時不妨就收入囊中吧!
在大學期間我用自己獲得的收入為自己換了第一部觸屏手機,買不起單反退而求其次買了個微單來滿足自己收錄旅途的美景。
2、發展需要—花錢升級裝備很重要
學生時代與就職后最大區別之一就是你有大把的時間,在校的你打游戲、看韓劇很正常,因為當年我也是這么過來的,但如果你的業余時間盡數貢獻在這些沒營養的事情上面的話,那合理與否就得另當別論了。
在校我們沒有太多機會去通過社會實踐提升自己,卻是考證的黃金時期,這時候學習狀態、能力都是最佳。這些裝備可以拓展你的就業面,也可成為別人看到你簡歷時直觀拉開差距的閃光點。再不濟,比起你打游戲有總比沒有好吧!
跟你專業相關的證書,有意出國的話托福、雅思,BEC、CPA等等。
有些證書考下來報名費確實不便宜,但它可以升值,所以不要舍不得。
本科懵懂的我除了必考的一些證書完全虛度了四年光陰,研究生時大把時間都花費在與導師做項目上,所以沒有太多的可參考價值,但好在也是用自己的收入考了個駕照,6000元的報名費真的很肉疼,盡管跟上面羅列的那些好像性質差的有點遠。
身邊很多同學都考了很多有價值的證書,也確實在投遞簡歷中獲得了更多的面試機會。
3、精神需求—拓展你的視野
除了學習考證,我們偶爾也要慢下來,享受心理上、精神上的滿足。
文藝青年常把一句話掛嘴邊: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我想說沒錢真的沒辦法在路上啊!
還有一句人們喜歡老生常問的:沒時間怎么旅行?
要有視野除了書本里呈現的繽紛世界,最直觀的還是要走出去。學生黨最大的優勢是有時間,所以你如果還有那么點旅行經費,湊齊兩樣,咱們就不要浪費了。
有計劃的拿出一部分錢,發揮你強大的查詢組織規劃能力,為自己策劃一場甚至更多的有意義的旅行,或近或遠并沒所謂,我們要的是這份體驗。
花錢買見識并不奢侈。當你步入社會后你就會格外懷念校園時期無任何后顧之憂走過的那些地方。
三、寫在最后的話,那到底是買書還是把妹?
在跑題前還是回歸到題目吧,解答下是買書還是把妹?
書,要買,但只買一些專業書籍或者你今后會重新翻看收藏的書。大學里有一個最大的書庫為什么不利用起來呢,我們交了學費,就要拿你們應得的。所以就我看來在校不建議大量買一些文學性小說性的書籍,這些書籍翻看的快且很多并無什么收藏價值。
也請考慮下畢業時搬家的痛苦吧,我自己買的書我是從不舍得廉價賣掉的,畢業也是全部扛回家。
所以買書也算收入支配的一部分。
把妹?
24k純女生表示沒經驗,不過如果那個女生需要你投入很多金錢在她身上,似乎就有點脫離了校園戀愛模式了,戀愛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你的錢就是我的錢,我花著心疼。
最后,做一個有“知識“的大學生,做一個讀懂“理性消費”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