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2
羅胖在「羅輯思維」里介紹了老福特的故事,這個美國汽車行業的龍頭老大。然后,我開始跟隨亨利·福特的視角一起了解美國汽車行業的興起和發展過程。
這本書是老福特的自傳,從小他就喜歡機械。在回農場幫忙時,開始研究拖拉機,相信可以用機器代替人工,從而解放勞動力。
說到老福特,最為人所道的應該就是發明T形車和流水線作業。
首先是T形車,經過多次改良逐步成型,但這也得意于他在愛迪生公司工作時一直不放棄地研究改進。當時電力也還在發展,一般民眾都以為電力會成為唯一動力。老福特為自己爭取機會詢問愛迪生的意見,并且得到他的支持。我相信這一肯定應該給了老福特不小的鼓勵吧。主動詢問幫助也是一個很棒的技能!
關于流水線操作,不是老福特發明,確切的說是由他規模化。歷史中發生的很多事都是集眾人智慧不斷迭代優化而來的,沒有明確的發明人和時間節點。而相比這種操作方式,老福特的偉大之處還在于讓工人接受這種觀點,并按照規范進行操作。
老福特給生產汽車的工人高薪,讓他們能夠成為福特汽車的購買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汽車的銷量,同時讓工人們享受生產帶來的物質財富也利于公司的發展。
老福特反對通過降低工人薪資或提高售價來獲取高利潤,他相信科學生產必然會帶來利潤,這是結果而非目的。所以文中他列舉了很多公司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的解決方法。
最后,應該是老一輩企業家的諄諄教導了。良好的商業是最大的慈善。貧窮和戰爭的根源是貨幣和商業。好的商業應該是給計劃管理者,生產者和購買者都帶來好處的。技術的進步會替代人工,但并非讓他們失業,而是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如同現今的分享經濟和共贏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