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好朋友,找我傾訴最近發(fā)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主要是生活的一些瑣事。
她是一位孕育著新生命的孕媽媽,所以需要保持著愉快的心情,自然也是如此,過著老公寵上天的日子。這時鄰居的大姐看不下去了,便問她:你這么好吃懶做,你老公都沒什么說的嗎?
我朋友不太樂意了,但出乎意料的表現(xiàn)的很平靜,因為她是個脾氣火爆的姑娘,最不喜歡的是別人說她好吃懶做。所以,她能如此冷靜的回了一句:我老公愿意,而且我也能養(yǎng)自己,只是我老公心疼我。
這是我很難想象到的,也許是快要當(dāng)母親的人了,多了一些母愛的光輝,少了一些少女時的沖動。
本以為,這事就這么過去了,只是不知道這位好奇心旺盛的鄰居又找到了朋友老公問:你老婆這么使喚你,你怎么還如此努力工作來供著她吶?
朋友老公有些奇怪回道:這是我老婆,我不疼誰來疼?努力掙錢就是給她花的。你老公對你也一樣。
自此之后,這位鄰居只要見到我朋友就會念叨:你真幸福,我以前都沒吃過什么好東西,你看你想吃什么,你老公就給你弄來,還出手那么大方。
我朋友說:自此后,這位鄰居就拿我老公當(dāng)她老公一樣使喚,什么大門鑰匙忘帶了讓我老公不上班給她送鑰匙?她自己老公就在不遠(yuǎn)處上班。這都是什么事?
是的,不用計較許多,該拒絕的就拒絕,有時,教育程度不一樣,自然處事方式不一樣,有些眼界就只是市井的思想,總會想占人一點點便宜,看到別人好一些,便會眼紅,然后就會想辦法從別人那里得到一些東西。
正如,曾經(jīng)有一篇報道:一家面館開了20年,家里與鄰里都一樣,可能還不如鄰里家里富裕,但生意一直都特別好,也非常受到鄰里的好評,鄰里也很照顧他們家生意。這一切都開始變了,當(dāng)他參加交換空間節(jié)目,家里被改造的非常漂亮。從此,鄰里開始對他家面館各種的不滿。最后,被舉報說他們家面館無證經(jīng)營,被迫關(guān)閉了面館。
我想,這一切的發(fā)生可能都只是因為你比他們好,也正如你周圍的環(huán)境,當(dāng)你與周圍人都差不多的時候,大家就都不會對你有任何的不滿,而且還會處處對你施以援手。但是,當(dāng)你成為他們中最好的時候,過著比大家都好的生活時,一切就都變了,就會遭到大家的排擠與不滿。也許,也有一些鄰里會喜歡你,但那也許是與你差距不大,但與其他鄰里的差距亦能讓其他人接受,所以,他們是處于中間調(diào)節(jié)劑,對你有的更多的是與你一同“富有”。
我想,解決的最好方式是,我們需要改變吧,因為,我們從來都無法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只能走進(jìn)更高一層次,與更高一層次的人去做鄰居。
只有這樣,你們才能處于同一層次,才能安穩(wěn)的生活,因為你已經(jīng)不再是以前的自己。而他們還是以前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