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沒有更新,其實文字寫了,只是都沒有貼在公眾號里。一篇是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讀后感,一篇是精益醫療。
原本想要寫的東西很多,比如電影《志明與春嬌》,昨天又補了第一部《春嬌與志明》。第一部,我看到了滿場的煙,我覺得題目叫香港與煙的故事也很不錯。
《春嬌與志明》,是在香港全面禁煙背景下發生的故事。因為全面禁煙,所以,抽煙的人擠在巷子深處抽煙,陌生的男男女女因為一起抽煙,有機會相互認識,像多了一個交友平臺,不同行業的人,做廣告公司的、賣快餐的、賣化妝品的,各行各業的人,一邊說恐怖故事,一邊聊天,八卦也傳得特別快……阿SIR也一樣。
春嬌與志明因為抽煙認識,因為抽煙的八卦春嬌知道了志明綠帽的故事,因為香煙稅漲價半夜一起買煙囤貨,最后相約戒煙,然后第一部劇終。
志明說,其實我們不順路,因為你喜歡我,所以我喜歡你。春嬌說,因為你說有些事不急著一晚上做完,所以喜歡你。
突然又覺得這個片子有了很多煙火氣,世俗里的男男女女,不過就是一起認識,偶爾發發信息,悶了一起走走,彼此留了一點空間。
春嬌和志明認識5天后,春嬌與相處5年的男朋友分手。
5年的戀愛,已經走在一起太久,平淡得如左手右手,只聽到對方的抱怨,不見他的付出。說分手,也就分手。
分手方得自由。拖上行李出走,便是又是新的開始。沒有拖泥帶水,合則聚,不合則散。
開始得快嗎?或許這就是香港的節奏,或者是現代愛情的節奏,那個對上了眼的人,突然就這樣看到了對方。戀愛就是對上眼,然后天雷地火。初始的曖昧,兩個人在短信中的你來我往。有人說,愛情最美好的時候就是雙方曖昧的時候,互相猜對方的心思,無論在什么樣的活動里,都牽掛了短信里的那個人。朋友的生日PARTY,我在給你發短信,同事聚餐我在等你給我回短信,半夜里我在想你,給你發短信……
這就是現代人的愛情吧!
而第二部《志明與春嬌》,沒有了香煙,但卻又交待了一個背景,港人到大陸發展。
有人邀請志明到大陸北京去發展,去大陸才能賺更多的錢,志明一個人去了北京。不久之后春嬌所在的公司裁撤了香港的點,要到北京,于是春嬌也去了北京。
志明離開香港時,志明給春嬌打電話,倔強的春嬌明明還喜歡志明,卻主動掛了電話,和志明說,到了北京要多吃梨。狗狗要回家,我掛了。
是的,我還是牽掛你,但是即便我喜歡你,也不能由著你。明明很在乎,卻還是要裝著不在乎。
港仔和港女都到了北京。志明有了空姐楊冪女朋友。春嬌在北京也遇到了徐錚。
雖然各自似乎都有了新選擇。可兩個人一相遇,就找各種理由在一起。
你幫我帶IPAD,我幫你帶肉醬意粉,于是便又了見面的理由,即便志明有了空姐女友,春嬌有了北京創業成功備胎……可是他們還是偷偷在一起了。
你問志明為什么?
“我從小就很喜歡吃便利店的肉醬意粉,那時候很多人問我,你為什么這么喜歡吃?它是真的閑了一點,肉也不多。喜歡就是喜歡,我喜歡她是因為,我覺得她好,她什么都好。”
是因為失去以后,才覺得還是春嬌好?還是,真的有那個對的人,愛情兜兜轉轉,我們最后還是要那個和自己同頻的人。
或許,你會說春嬌志明都是渣男渣女,志明腳踩兩只船,春嬌認識了5天志明就飛了5年的男友。可是,這些更接近現實。現實里的愛情,分分合合,你總能從這部電影里找到自己曾經的某一時刻。
而我更愿意把《志明與春嬌》看成是一個男人的成長,志明終于從一個不懂為對方付出的大男孩,因為愛情而成長為一個愿意承擔的男人。志明不喜歡寵物,所以春嬌沒有把自己喜歡的狗帶到志明的家里。
而在電影的最終,志明說:
“我知我這么久以來,沒為你做過什么。對不起,但其實我真的想改,我的朋友常常對我說,說我中四以后就沒有長大過,說我從來不懂關心人,從來不懂為人想。但是因為你,我真的想改。我真的想去學如何去關心人,我真的想學怎樣做一個有承擔的人,我真的想跟你在一起。”
愿每個向往愛情的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今天恰好是520,春嬌說的:“有些事情不用一晚上做完,可是有些事情如果一晚上不做完,那這輩子就沒機會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