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媽媽們都有個通病,只要你說了哪樣菜好吃,她們就頻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厭煩地埋怨了為止。她這輩子,就是在拼命把你覺得好的,給你,都給你,愛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其實張愛玲只說對了一半,媽媽們不僅是拼命的將你覺得好的,給你,都給你;有時也免不了,將自己覺得好的,給你,都給你;于是媽媽們和孩子的關系,總是伴隨著誤解與隔閡,撕扯與疼痛。
因為一方面,在傳統的中國家庭分工中,媽媽們肩負著更多的育兒責任,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更多,聯結更深;另一方面,媽媽們也是普通人,也有各種普通人的毛病,所以和孩子之間,也會充滿激烈的對決,層出不窮的矛盾,以及更年期撞上青春期的沖突。
在這些沖突中,傷害最深的,往往是起初處于力量弱勢一方的孩子,因為這世界上的所有孩子,也都有一個通病:不僅迫切的渴求母親純粹的愛,同時也以為母親無所不能。于是在心理上感情上最親近的母親,如果沒能滿足自己的期待,或者做了傷害自己的事情,帶給孩子的崩塌感,就會更加強烈。
一個網友說:我花了二十年才明白,原來媽媽,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所以,今年的母親節,【巴黎夜玫瑰】發起了一個話題征集活動:你和母親爆發過沖突嗎?或者她做過什么讓你倍感傷心的事情嗎?你后來從心底原諒她了嗎?是什么促使你們從心底和解的?
后臺收到了很多寶寶的回復,今天選擇了12條最讓我動容的答案,分享給所有人,希望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啟示,明白媽媽的平凡,也明白她們的偉大,明白她的無能為力,也明白她的苦心孤詣。
當你明白所謂神一般存在的媽媽們,也不過是一群普通人時,其實和解,已經達成了。
01
網友:不愿透露姓名的網友
我和我媽爆發的源頭,永遠都是她喜歡說我蠢,不是那種玩笑似的。而是她真真正正的感覺我很蠢,眼睛里透露出來的失望,讓人無法忽視。小學,初中,高中,越往上她這種表現就越大。我知道她希望我過一種好的人生,但她從來沒有給我我想要的鼓勵。
等我高考成績出來的時候,她非常失望。本科和專科的區別很大。她一直認為她的女兒可以考到不錯的大學。但她依舊毅然決然的拿出了兩萬塊錢,這是我一年的學費。 當她把我送到學校之后準備回去的時候。她停下來對我說了一句:好好學習,錢的事你不用擔心。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根本就沒有資格怨恨她。
02
網友:碗碗丁
十四歲那年的夏天,我至今仍然還記得滿耳的蟬鳴,和頭頂刺目的陽光。我滿身大汗的呆在悶熱的網吧里。
那一年剛上初二的我迷戀上了言情小說,甚至偷偷拿了媽媽的錢去買了很多書。我甚至開始嘗試自己寫文字被媽媽發現的時候,她的情緒來的又激烈又狂暴,她大概想不到,她一直引以為傲的女兒會將時間花在這些無意義的事情上。
而那段時間,她所在的廠子績效很差,已經拖欠了兩個月的工資。她撕毀了我所有的小說,而我在那一刻覺得無比絕望又可笑,選擇了破門而出。到現在我已經完全明白了她所有的良苦用心,甚至開始譴責那時的我。
在家里最困難的時候自私的偷錢,在她撕書之后躲到了網吧,讓她找了我整整一天。而她,卻在我高考完后和我講起這件事的時候,選擇和我道歉。歲月是一個輪回啊,我們相互刺傷,終究還是會原諒對方。
03
網友:少俠請留步
從小我媽溺愛弟弟,讓他養成了很多不良的習慣。弟小學五年級時,就已經會頂嘴罵我媽。我看不下去,和我媽說,你不能這樣什么都隨他,這樣不好。她卻笑嘻嘻的說,你是在挑撥離間。我當時就沉默了。
那個午后餐桌邊,那句看似玩笑的話,我記了十幾年都忘不掉。
我總是對重男輕女這件事無法釋懷,無法理解為什么我努力變優秀,在各方面超越我弟,還是無法得到比他更多的母愛。 雖然我學歷高,工作也可以,但是仍然很自卑,有很多心理問題。
直到我弟長大了,因為不懂事讓父母叫苦不迭,我才明白,父母也需要為他們的人生買單。而我只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放下對除自己以外其他人的糾纏、苛責,一切就釋然了。
04
網友:黃金小豬豬
我的媽媽是一位普通的農民,小學未畢業,勉強識得大部分字。因為家里窮,我2歲的時候被寄養在姑姑家里,五六年級開始寒暑假回自己家。
媽媽在外地打工,回家,家里只有爸爸,所以和媽媽的感情很淡薄,但我也算聽話。初中的時候,同學恐嚇我要打我,我不想給姑姑添麻煩,誰都沒告訴,只是在心里埋怨自己的媽媽不在身邊。覺得自己很多余,不該被生下來。后來媽媽年齡大了,沒有愿意錄用的店子,回家和爸爸一起務農。
我大學畢業我工作了,一年回一次自己家。有次過年,晚上和媽媽一起睡,她說她一個人去北京打工當保姆的時候,去成都當服務員的時候,說有次暑假我給她發短信,媽媽,我想你了,你好久回家?她就辭了工作,回了家。
我突然記起是初中的時候,有個寒假媽媽回來了,但是我已經忘記是因為我回來的了。我突然發現我好愛她。
05
網友:一一
得抑郁和焦慮癥后的我,更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消極悲觀。
當黑夜替代白晝,喧囂過后的死寂,那段最難過的時間里,媽媽總會在我吃完助眠藥后對我說:有什么事就給媽媽說,不怕,好好睡,媽媽就在外面守著你。
她睡在客廳窄窄的沙發上,當她發現我開始自殘的時候的每個夜晚。發現我真正的得病后,她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想方設法聯系好一點的醫生給我看病,不厭其煩聽我說著滿是負能量的話,就算她工作真的很累。 在堅持陪我去看心理醫生坐在公交車上的時候,短短5分鐘她都能睡著,看著她疲倦的面容,我眼眶有點濕潤。
在我自以為全世界都拋棄我的時候,媽媽用她所有的愛和努力告訴我: 沒關系,你還有媽媽,媽媽永遠是你的堅強后盾。
于是,我有了勇氣重新來過。
06
網友:鯨落
三歲那年的冬天,我得到了一顆蘋果,卻丟掉了一位愛我的媽媽 。
我記得那天家里異常的熱鬧,很多鄰居擠在我家里,奶奶神秘的把我拉到雜物間,塞給我一顆蘋果,囑咐我誰喊都不要答應。我躲在門后聽到外面熙熙攘攘,有人在喊我的名字,她的聲音沙啞,哭泣著嘶吼我的名字,她渴望見到我。我就和她一門之隔,但我卻抱著蘋果沒出聲。
后來我的媽媽很久都沒有再回來,我的家人我的鄰居,每日每日的在我耳邊翻來覆去的說:你媽媽不要你了,你媽媽不要你了。
長大些聽嬸嬸提起我父母離婚,是因為我姥姥和爺爺之間的戰爭,只是我沒有膽量去埋怨任何人,我想要媽媽,但在爸爸家里,我還是要乖巧的生活下去,我從來不喊著去找媽媽,我知道爸爸家里,沒人愿意再聽到我媽媽的名字,他們恨不得把這些事情就此掩埋。
直到二十年后的現在,我還是時常夢到那天,我害怕蘋果,害怕一個人躲在昏暗的房間。
但我仍然愛我的媽媽,我從來沒有怨恨過她,因為那天她喊我的聲音,我聽的真真切切,痛苦又絕望。 她也一定是愛我的,今年的母親節,也希望她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07
網友:小軒
我的價值觀是由母親建立的,以前的時候,尚未感知到,自從她逝去之后,內心才深深地體悟這份不舍的深情。
母親是一個嫉惡如仇,愛憎分明的人,在某些方面有男性的特質,所以,在我青春敏感反抗的年紀里,由于她性格的中性化,使得我與她的矛盾,在心靈與心靈之間有過隔閡。
那是高中時,我體質很差,每次坐公交回家,一定暈車,一次大休時,由于沒有吃下午飯,暈車暈的更加嚴重,到了極致時,虛汗直流,眼睛短暫失明,面前漆黑一片,耳朵也是嗡嗡作響,其他的聲音一點也聽不到,那是一種惡心的休克的感覺。
于是,我讓司機停車,站在馬路上,那時行程大約走了一半,我的意識緩過來之后,又坐了一輛出租車回家,當時花了二十元,回到家之后,我把事情告訴了母親,當然,我忽略掉了暈車的程度,只是對她說,因為暈車,所以下了公交車又坐了一輛出租車回家,不料,母親得知我多花了二十元錢之后,對我大發雷霆,說我在車里吐了就好,還花這么多冤枉錢,掙錢是不容易的。
當時,我傷透了心,這件事在我心里留下了心理陰影,雖然我之后沒有同母親做過任何解釋也從未在她面前提起這件事,但我一直對她所做的耿耿于懷,甚至有些恨她,那份恨和傷心在于,原來我的命連二十塊錢都比不上,那我算什么!
但是,現在,自從她得病去世后,這份埋藏在心底的不甘,一下煙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有對母親長久的思念和她生前與自己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我想,如果我說出那時的細節,母親一定會心疼我,并且深深地給我一個擁抱吧。
08
網友:李木林
我抑郁了,因為我喜歡同性。
我幾乎從小就是優等生,家里父母感情好,也特別愛他們,也相信父母深愛自己。從初中發現自己喜歡同性,就開始害怕,不久患上了抑郁癥。
那段時間,得知我抑郁的父母,一直開導我,并沒有責怪我多想,父母的支撐幫我度過了那段難捱的日子。一次談心中,我提及我出柜了,我沒有做錯任何事,而一直深愛著我的父母,竟然一下子痛恨厭惡我,叫我去死,叫我滾,沒我這種惡心的兒子。
我原以為的只要足夠優秀,父母就會理解支持我。一切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我更加孤僻,抑郁也愈發嚴重。不久,我選擇了自殺,吃了許片安眠藥。不幸,被父母發現,并求治及時。也許是經歷過了失去。在醫院的那段時間,母親跟我說,他們想開了,孩子最重要,他們選擇支持我。
但我沒有原諒他們,與我而言,家庭不再是能替代太陽的東西。
09
網友:小女子
我媽一直不同意我遠嫁。 可是和男朋友感情一直很好,為了怕媽媽傷心也就一直耗著,再后來意外懷孕了,就商量結婚事宜。
在彩禮的事情上我和媽吵了起來,我覺得媽像在把我當籌碼一樣變賣,一段時間都沒有和她聯系。 然后男朋友爸媽一天打電話給我媽(開的擴音),說把彩禮錢打過去,我卻聽到她說:兩個年輕人不容易,彩禮錢就不用了,只有一個要求,希望你們好好對待我女兒,她沒吃過什么苦…
我聽到,鼻子一酸,眼淚唰的就下來了。 后來姐姐告訴我說,媽要彩禮是怕萬一男方對我不好,我還有退路。 后來看我為男方說話就不要了,說怕男方因為彩禮而為難我,以后日子不好過。 現在我過得很幸福,婆家對我就像自己女兒一樣。 噢,還有,后來去我家彩禮一分不少給了爸媽。
10
網友:煙冷西泠
我媽有點焦慮過度。 開開心心去逛街,走到一半回去查看門鎖,這都是日常操作,最可怕的是我畢業之后在杭州工作,某個周六在家睡到人事不知,硬是被警察叔叔砸門聲吵醒了。
對,我媽報的警,依她說法,遠在千里之外,上午九點還打不通我電話,自然要報警。 我沒跟她嗆,我知道她過不去心里的坎。
我們家在農村,所以我考上市區高中之后,連交通指示燈都看不懂的莊稼人,非要陪著我擠在300塊一個月,10平的小房子里照顧我,高二統考要考計算機,不想我去網吧這種魚龍混雜的地方,她去做鐘點工,攢了幾個月的錢給我買筆記本。
可她出去跟鄰居聊天的功夫,轉回屋發現幾千塊的電腦沒了。那天她破天荒沒去校門口接我,回家看見警察圍在門口,我整個人就懵了,警察后來說這片小區經常有小偷摸點,出門一定要鎖好門。
他們沒說的是,那種掛在門上的鎖根本沒用。 但她堅信是她的錯,連我統考差的那幾分,她也算在自己頭上,她有時候開玩笑,說以后得了老年癡呆,也不會忘記回家鎖門。
她在自己心上加了重重一把鎖,我會用余生替她開鎖。
11
網友:雅瑜
母親從確診老年癡呆到去世,整整十年。
期間,作為獨生女的我,結婚生倆娃,工作照顧家,備嘗艱辛。
深深記得,患病后,她第一次拉了一褲子。屎尿沿褲腿流滿地,她卻執拗地拒絕我為她更換。實在無計可施的我像頭暴怒的獅子,把她按在墻上,拽頭發,扇耳光。
母親去世已經一年半了,我無數次回憶起這一幕,還是會瞬間淚如雨下。她當時無比驚恐地看著我,卻還死死拽住褲子,扭打之間,她又拉了,從墻上直到地上……
可憐的媽媽,可憐的我……
12
網友:漫長的告別
我從來沒有見過我的媽媽,我不知道媽媽長什么樣子,也不記得她撫摸我時,是什么感覺。我的媽媽,在生下我不久后,就去世了。小時候每當在外面受了委屈,我都會跑回家,對著鏡子,帶著哭腔的喊:媽媽,媽媽。
Mama兩個字的發音真好聽,只需要輕輕張開嘴,配合著長長的拖音,就能喊出大大小小,深深淺淺,語調不同的mama。每當這個時候,我的情緒都會得到安撫,媽媽兩個字,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好聽的字眼了。如果媽媽還在,就更好了。
小時候,我問過爸爸,媽媽是怎么死的,爸爸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不想活了,就死了唄。
周圍人對于媽媽的死因閉口不提,對于媽媽的離去,也完全無所謂,我生活的世界里,我的媽媽,是一個對所有人都無關緊要的存在,只有我一個人在心底暗暗的呼喚著:媽媽,媽媽。
后來,等我有經濟能力,有辦法弄清所有事情之后,我才知道媽媽是遠嫁,她在這個家過得不幸福,這些口口聲聲最愛我的人們,他們并不愛媽媽,可是在我心里,如果他們不愛媽媽,就不是真的愛我。可能,我需要的不是和媽媽和解,而是和那些所謂愛我的人和解,和這個世界和解。
我會原諒他們嗎?也許會,也許不會吧,但我會一直記得媽媽,雖然我從來沒有見過她的樣子。我喜歡的小說《漫長的告別》里,錢德勒的說:有些遇見,就是為了告別!
也許,這就是我和媽媽之間的宿命吧!Mama,mama,每個母親節,我都會和你說再見,哪怕會因此死去一點點.......
其實好的親情和好的愛情一樣,不是因為沒有裂痕,而是即便裂痕累累,依然不舍得放手,因為那是你最愛的人,也是你牽絆最深的人。
所以,與其不斷的神話母愛,歌頌母親的偉大,讓人以為那才是母親該有的樣子,我更傾向于讓大家看清現實:母親也是普通人,給你的愛也不夠完美,但你無法忽略,她依然愛你,至少比這世上其他人,更為愛你。
而對于孩子而言,媽媽可能不夠好,可她是媽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