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睡意全無。望著從窗簾縫隙里穿透而來的零星微光,思緒早已開始游蕩。大半年以來無數次下決心要早起,要讀書,要練字,都無一實現。今日卻無眠,并不是因為我悔過了,而是,百里之外的老媽今天一早要到醫院檢查眼睛,媽的眼睛疼了好幾天了,又出現了模糊。這個時候她應該起床了,草草的解決一下早飯,由鄰居陪同。想到這里,突然腦海中蹦出一句話“養兒何用?”我和弟的成長包含了爸媽多少付出,從第一天上學起,媽只要在家,沒有耽誤我們一次早飯,沒有拖拉過一次學費,沒有心疼過一次在學習上的投資,我和弟的書放了好幾個書架,我們寫過的作業本,都被爸媽檢查過。有好多人羨慕我的爸媽,羨慕他們的女兒畢業留在了城市,羨慕他們的兒子從高中就被空軍部隊培養。
而事實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的成績遠遠對不起爸媽的付出。如今,我和弟都長大了,媽老了,頭發不再像以前那樣烏黑,腰腿沒有之前那樣靈活,眼睛也昏花。記得曾經帶弟弟去一個同學家玩的時候,同學的爸爸對我說“閨女,你可以選擇遠方,但是一定要自由,要有能力;如若不,請回家,平凡的日子還是守著父母好”。當時,只是覺得他說的在理,并沒有深入心里。今天,我才深刻的體會到這種當父母需要你的時候,你卻不在身邊的無能無力。我才理解,當我提起我的朋友時,媽的擔心。在疾病面前,就是巨人也會軟弱吧,我不知道,媽,害怕嗎?其實,我可以昨天請假,回去;或者,接媽來。可媽說,在家看看吧,去你那里挺麻煩的,不要影響工作。
就是這樣,以前是不要影響學習,現在是不要影響工作。在媽的心里,我們永遠有比她更重要的事情。就在前幾天,我還在對媽抱怨說“我不想上班了,太累了,糟心的事很多,每天都不開心”。媽告訴我,她和爸供應我上學,就是希望我能開開心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就算是再好的工作,掙再多的錢,不開心也不行。當時的我理直氣壯,覺得我的想法得到了家里的支持。現在想來,是多么荒唐呀,爸媽養活我20多年,都沒有不開心,我才獨立1年就覺得累了,合適嗎?
論語中有一句話“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我能做到嗎?我能在父母需要的時候陪在他們身邊嗎?我能像他們養活我一樣贍養他們嗎?
兒在遠方,這里沒有光。家在遠方,卻一直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