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國際勞動節”引發的教育思考
? ? ? 今天是“5·1國際勞動節”,是屬于全世界勞動人
民的共同節日。這個節日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設立
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世界上八十多個國家至今仍把“5·1”作為法定節日舉國歡慶。
? ? ? ?有感于世界上這么多國家和人民用上百年的熱情隆重慶祝這個勞動者的盛大節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禁不住在全球歡慶的背景下陷入絕非無病呻吟的沉思——
? ? ? ? ?我們是否淡忘了勞動的教育意義?
? ? ? ? ?缺失勞動體驗的教育孩子喜歡嗎?
? ? ? ? ? 怎樣理性為勞動恢復應有的地位?
一.我們是否淡忘了勞動的教育意義?
? ? ? ?大凡認真學習過人類社會發展簡史,都會知道勞動在人類進化歷程中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勞動
創造了人類是整個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基本觀點與
核心立場。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對勞動在整個
人類進化過程中曾經發生的歷史作用似乎并不陌
生。相反甚至可以說是入木三分、刻骨銘心。
? ? ? ?關于勞動的教育價值意義,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細則文件,也都有高屋建瓴、旗幟鮮明的論述和周全嚴密、細致到位的具體措施。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是教育方針中的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 ? ? ?可是,當我們在“勞動光榮”的口號背景下,認真聚焦并理性掃描教育現狀時,尷尬的結果難免令人扼腕嘆息:
? ? ? ?鏡頭1:學校——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勞動課時只存在于學校應付上級領導部門檢查的預備課表中。大多數中小學校不會把寶貴時間浪費在這些非統考科目上的。校長、主任、教師的所有時間和精力全部嚴防死守在那些考試科目上,絲毫不會半點兒懈怠;
? ? ? ?鏡頭2:家庭——為了孩子的升學大業,家有考生的父母幾乎承包了所有的家務勞動,生怕耽誤孩子片刻時間。即使難得的節假日也會被父母安排的風雨不透、水泄不通。在家長的焦慮情緒之下,孩子們的絕大多數時間和精力淪陷在學校、培訓機構的l雙打夾擊之中;
? ? ? ? 鏡頭3:孩子——有了升學考試的沉重壓力,有了學校和家長的統一戰線,上課—作業—考試就成了中小學生的生活主軸。久而久之,從不懂勞動、不會勞動,一步步內化為不愛勞動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甚至價值模式。鄙視勞動、不勞而獲的悲劇人生也會悄然潛伏。
? ? ? 只懂得勞動在人類進化中的歷史關鍵作用,卻不重視、不珍惜勞動在個體生命發展中不可替代的價值與意義,這是當代應試背景下教育最大的悲哀,也終將是人類發展進化的悲哀。
? ? ? 嚴重缺失勞動體驗的畸形教育需要懸崖勒馬、迷途知返。
二.缺失勞動體驗的教育孩子喜歡嗎?
? ? ? 個體生命的健康發展本應該置身于一個豐富、多元的現實世界,努力讓孩子們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勞動去主動參與、獲得體驗、取得經驗,從而逐步完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人生建構。
? ? ? ?當本該鮮活的教育生活被刻意極端窄化為課本、作業、考試時,不喜歡甚至厭學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 ? ? ?鏡頭1:廚房——周末,孩子被媽媽妙手包餃子的場景牢牢吸引。本能的沖動與好奇讓孩子躍躍欲試,可是當這個充滿教育價值的大好契機剛一露頭,可能會被一句“快回去寫作業”或者“別過來添亂”嚴重扼殺。孩子只好無可奈何,悻悻而去。
? ? ? 鏡頭2:學校——早晨,爸爸、媽媽不僅要利用各種代步工具把孩子送到學校門口,不少父母主動扛著大小書包,生怕寶貝兒受一點兒勞累。如果學校門衛把關不嚴,爺爺奶奶恨不得潛伏進教室代替孩子去做衛生值日。
? ? ? ?鏡頭3:社會——假期,本應該學生個人或伙伴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獨立完成的社會職業體驗,卻被個別“好心”的父母或親朋好友以不想讓孩子太辛苦為由,越廚代庖,直接開具虛假的評價證明。不僅剝奪了孩子寶貴的勞動體驗機會,也給孩子做了弄虛作假的負面示范。
? ? ? ?教育和成長是在一場又一場重大事件中,一次又一次獲得重大體驗的緩慢過程,這種過程具有強烈的、不可替代的主體性,這是每個生命全面和諧發展必須面對、無可回避的本能需要。就像別人代替你吃飯,你自己的肚子照樣咕咕亂叫的道理一樣簡單。
? ? ? 沒有誰愿意心甘情愿讓渡體驗的權利,拒絕自我生命的成長。
? ? ? 請把勞動的權利和機會歸還給您深愛的孩子!
三.怎樣理性為勞動恢復地位?
? ? ? ? 對于勞動教育的相互關系、價值意義,無論大至人類進化歷程,小至個體生命發展,其中道理顯而易見、并不深奧。難就難在我們被功利的應試教育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大凡重視生命成長的教育,就必須撥云見日、理性辨析,盡快給勞動教育立身正名、恢復地位。
1.勞動讓人聰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大量事實證明,勞動不僅光榮,勞動使人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智慧。“腦越用越靈”、“熟能生巧”說得就是這個道理。為了孩子的終身幸福,請家長朋友不要隨意剝奪孩子勞動的機會,代替孩子的自我成長。從小開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對孩子最負責任、最長久的大愛。
2.勞動給人尊嚴,大家的事情爭著做。
公益分享是文明社會的主要標志,社會義工是個人身份的尊貴名片。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不給別人、社會添麻煩的前提下,積極貢獻自己的一技之長、聰明才智,參加社會公益事業是社會對每個人的要求與期待。愛勞動、會勞動、勤勞動,受人尊敬歡迎。不會勞動、不愛勞動,甚至不勞而獲一定會被人鄙視。
3.勞動孕育創造,平常的事情認真做。
? ? ? ? 平平常常的生活組成每個人寶貴的生命。在看似平實的生活中,我們專注投入、認真對待、持之以恒,再平常的日子、再普通的天賦都會熠熠生輝、與眾不同。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任何事情,專注地堅持聚焦十年,或者全神貫注發力10000個小時,千年的鐵樹也會花開錦繡滿園春,你不成為某一領域的行家里手都不可能。
勞動者勞動節的教育思考
? ? ? ?勞動讓人聰明,勞動給人尊嚴,勞動孕育創造,我們何勞而不為?
? ? ? ?給孩子勞動的權利與機會,就是最好的體驗與教育。這種感受與能力的獲得受惠于自我內心,福佑于百年人生。
? ? ? ? 勞動讓教育更接地氣更有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