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8萬維鋼混球的思考
(1)
狩獵采集時代的人并不是無神論者,但他們也不是有神論者,而是“泛靈論”者(animists)。他們就如同《阿凡達》里潘多拉星球上的人,相信萬物有靈。他們認為各種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是平等的生命。人和其他動物的關系不是我統治你的關系 ,而是協商關系:獅子你好,我到這來是為了采集一些食物,我不想傷害你,你也別傷害我。他們必須學會推測動物在想什么,才能追蹤到獵物,才能躲過猛獸的攻擊。
(2)
狩獵采集者并不認為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
農業革命以后,人把很多動物給馴養了,對自己馴養的動物可以為所欲為根本不用考慮對方的感受了,平等關系也就沒有了。那么泛靈論就不能再滿足時代的需要,人類需要新的理論,這才產生了有神論。
赫拉利說,基督教就是農業革命的產物,整個《圣經》里唯一一次為直接跟動物對話,是亞當跟蛇。
這不就是泛靈論的終結嗎?人被上帝逐出伊甸園,就從此你們不能過摘果子直接吃的好日子了,必須靠自己的汗水弄吃的。
這不就是從狩獵采集到農業嗎?當地語言中“夏娃”跟“蛇”的發音其實很相似。
(3)
這不就是意味著之前的人其實認為自己就是動物界的一員嗎?
事實上,考古發現各地狩獵采集文明,都認為人類是從爬行動物演化而來的。但是基督教一出現,這個苦出身就得改寫了。
赫拉利說基督教其實是一個交易:從此以后,人不需要再和動物搞雙邊對話,泛靈論的時代已經過去,人只要直接和神交流,對神負責就可以,神就會安排好風調雨順,安排動物為人所用。
(4)
為此,基督教把人的地位也給提高了:基督教宣布,上帝只給了人永久的靈魂,而其他動物都是沒有靈魂的!
有了這個交易,人就可以任意對待動物,甚至可以說是虐待動物,而不用擔心動物保護協會的道德譴責,或者什么環保問題。
(5)
所以農業社會的人認為神是第一可寶貴的,人是第二個可寶貴的,位列其他所有動物之上。
可是進化論一出現,基督教這套說法就崩潰了。靈魂說跟進化論不兼容!再者這個交易也沒必要繼續存在,因為現代人力量強大,可以直接對動物和自然界為所欲為,根本不需要神的庇護。
那么人就需要一個更新的理論,來說明為什么人就比其他動物高級。我們中國人小時候學到的理論,都是說人之所以比動物高級,是因為我們會制造工具。在原始人類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幾百萬年中,盡管單個人的智力水平的確高于其他動物,但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地位是很低的,根本談不上什么“最可寶貴”。
所以赫拉利對工具說和智力說都比較鄙視,在他看來倒是有一個理由值得一提,那就是“只有人有意識”。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