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想已久的沙漏到手,黑框粉色沙,坐我旁邊的美女幫我選定的顏色,兩種顏色搭配起來竟出奇的和諧。
我把它放在案頭,看著沙粒沿著小小的出口傾瀉而下,慢慢地而又堅定地堆成了一個小小的沙包,堆到一定的高度發生坍塌,然后再堆成一個小小的沙包,再坍塌,循環往復,周而復始。
時間,就這樣悄悄溜走,它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只能借助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去感受它。
我們看到孩子的成長,成熟,老去,認為這是時間;我們看到植物的生發,茁壯,結實,枯萎,認為這是時間;我們看到日升日落,四季交替,星辰變幻,認為這是時間……
也許,時間不是流逝的,它就像膠片,定格著我們的每一個狀態,只是在以一種固定的順序和速度播放時,我們以為自己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成長成熟了,但其實不是,每一個瞬間都是我們的本來狀態。只是,有的人豐富,有的人貧乏。
年輕時,是一條喧囂的河,跳躍著,浪花飛濺,向世界宣告著存在與價值,奔流向海,陽光明媚;
中年時,是一片深沉的海,哪怕內心暗潮涌動,表面仍是風平浪靜。贊美也好,冷嘲也罷,海都在那里,不來不去。
曾經以為,人到中年,會多么可怕。
也許會像父輩一樣,風風火火上班,高聲大氣罵娃,語氣里帶著生活的煙火氣與潑辣,全無年輕時的驕矜。
和別人一樣,是多么的可怕。
真的人到中年,發現,要想活得和別人一樣,其實也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人到中年,對自己就有了明晰的定位。
有的人頹唐,有的人奮發,有的人追求自己的事業成功,有的人追求內心的安寧。
年輕的時候,會惶恐:我能做什么?我該如何選擇?怎樣才是正確的選擇?
中年的時候,知道無論怎么選都是錯,最錯是放棄選擇。
有時候和兒子談人生道理,小小的他會瞪大眼睛告訴我:媽媽,我不懂。
我想,沒有經歷過的怎么會懂?我懂他為什么不懂。
有時候,他會抱怨:人生好難。
我很開心,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人生真諦,并且直言不諱。
人生,是一場從落地就開始的悲劇,每個人都懂得,所以每個人都是哭著出生。
當我們接受人生就是一場悲劇的設定,就更能笑的開懷。那些快樂的時光,那些值得珍視的人和事,就像暗夜上熠熠生輝的星子,給我們永恒的希望。
(PS:請堅信,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