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或許是因為看了《季春奶奶》的影片介紹,昨晚的夢中再一次出現(xiàn)了奶奶的身影。而枕巾,依舊有了淚的痕跡。這就是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如果我沒有記錯,自奶奶去世后,這是她第七次出現(xiàn)在我的夢里了。
“奶奶手里的蒲扇搖晃著炎夏/一道道歲月已爬滿了臉頰/爺爺坐在榕樹下言語/都濃于一杯茶”。一首《南方 南方》把我?guī)Щ亓撕⑻釙r的盛夏,我的身旁,已經(jīng)沒有了奶奶手里不知疲倦在搖晃的蒲扇,再也看不見她那鋪滿嚴厲和慈愛的臉頰。就像每一滴釀成的葡萄酒都變不回葡萄,我也回不到年少。
我的奶奶這一生有十個孫輩的孩子,男女各一半。我,是她唯一照看著長大的孫兒,而她幾乎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我的身上,以至于從小就被塑造成“胖墩”的模樣。奶奶似乎平生最驕傲的就是這個孩兒,得了機會就要向人夸耀我的乖好,即使我沒有什么出息。直到她的離世,我也并沒有帶給她小小的驕傲。
其實,奶奶在整個家庭中是位充滿爭議的人物,她的性格也一再被家人所詬病。在我看來,奶奶并不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但她卻占據(jù)著擁有絕對話語權的領導位置。在奶奶去世后,節(jié)假日我們各個小家庭也失去了聚集的意義,爺爺是極其喜歡清凈的,極度自律的他并不樂意因為節(jié)假日的歡聚而打亂自己的生活習性。整個家也變得“分崩離析”了。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吧,我一直都在懷疑爺爺和奶奶的結合,到底是幸或是不幸。
奶奶目不識丁,性格帶著潑辣野蠻,而爺爺曾是南方大學的學生,溫文爾雅;
奶奶是生產(chǎn)隊長,干活雷厲風行,名聲在外,而爺爺是縣城糧食廠的唯一會計,干活慢條斯理,處變不驚;
奶奶喜歡講排場,是那種“不希望你過得比我好”但又“見不得窮苦人受罪”的人,而爺爺是那種“無為而無不為”,從不管人閑事的主兒。
這倆人的結合,倒也安穩(wěn)地過了婚后的前四十年。時至今日,我仍弄不明白為何爺爺奶奶的關系后來會變得如此之差。或許是因為性格的差異被慢慢放大了,或許是因為他倆的生活習性在老年階段更矛盾了,或許是因為我,奶奶離家太久了,不愿意回老家了,想看著我再長大些,成家、立業(yè)、生娃。
總說“不是冤家不聚頭”,爺爺和奶奶的這一場婚姻,充滿了戲劇性。可遺憾的是,在奶奶去世的時候,爺爺并未“執(zhí)子之手”陪在奶奶身旁。但我知道,爺爺是始終愛著奶奶的……
2
自從父輩分家后,爺爺或者奶奶其中一個便開始跟著我們家生活。而父親正是因為接了爺爺?shù)陌嗖诺靡赃M城的,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老爸參加工作那年僅有17歲。因為父母都要上班,在我學會記事之前,都是奶奶照看我的,那時爺爺提前退休回老家了。
以至于奶奶老給我講那些陳年舊事,什么“在你八九個月大的時候,讓你在茶幾上坐會,我去熱個奶糊,沒等我轉身你就掉下來了,摔得哇哇大哭,頭破血流”、“小時候你多聽話啊,誰抱你都愿意,也不哭,咯咯直笑”、“九歲你才能完完整整吃下一個雞腿,多不容易啊”……
現(xiàn)在想來,場面也頗為搞笑。奶奶啊,您會不會帶小孩的呀?
后來媽媽跟我說,“那個茶幾是瘸腿的,有一根支柱少了一截…”
“還好,住在后院的二傻沒抱過你,二傻居然想把他妹妹放到井游泳…”
“不是你九歲才能吃下一個完整雞腿,而是之前你一口爛牙,雞腿都要撕成小塊再吃…”
在我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奶奶回老家了,這下?lián)Q成爺爺照看我。父母依然在忙著生計,但慶幸的是,從那時起,他們便一直陪著我成長,讓我身心健康,幾乎沒有吃過一天的苦。
在爺爺?shù)恼湛吹哪菐啄辏俏易顟涯畹臅r光。因為那時的我,也曾經(jīng)帥過、也曾經(jīng)瘦過、也曾經(jīng)把發(fā)型梳成那背頭的模樣。哪像現(xiàn)在,“慘不忍睹、苦不堪言、痛不欲生…”,這也是我再也不愿翻起詞典里形容模樣的貶義詞的原因……
因為爺爺一直崇尚“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放羊式的照看方式。我的童年其樂融融,和整棟樓的小朋友都能玩到一起,想干嘛就干嘛的那種,自由自在。順便提一下,我五歲便開始在麻將臺上糊了第一把牌,五歲、五歲、真的就是五歲!!!
這主要得益于爺爺?shù)膴蕵贩绞健八蚺疲液瓤蓸贰薄?吹镁昧耍簿豌裸露亍岸恕薄_€記得那天爺爺說“坐著別動,我去趟洗手間”。要知道,玩過麻將的人都能體會到, “圈中上廁所”是一件多么令人抓狂的事啊!
“我來替爺爺一會吧,接著玩。”
“你這小孩懂啥,喝瓶汽水都能把吸管塞住的…”
“試試唄,別斷了咱們的癮啊!”
“難道還怕這小屁孩不成?”
摸第二張牌的時候,那小心臟可受不了,又喊又跳的,還沒麻將臺高的人兒,居然糊了!
爺爺聽了喊叫剛好出來,褲頭都沒扎好,上來就是一個耳光,啪!
那幕場景我記憶猶新。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做人要低調懂不?然后,就再也沒有然后了。我失去了成為賭神的大好機會。
3
告別了“無為而治”的爺爺,我進入到小學時代,而奶奶也重新回到了身邊。從奶奶回來的那一天起,便沒有了以前的自由,我只能趴在窗臺看著別的小朋友玩。雖說自由少了,但我的性格卻被圈養(yǎng)地溫順起來,還有,我也從此過上了“好日子”。
看著那時跟藤條般瘦削的我,奶奶心疼得不得了,對父母和爺爺?shù)恼湛捶绞浇o予了嚴厲的批評,開始進入到奶奶的“貞觀之治”時代,她誓要把這些年他們對我的“缺失愛護”一次補足。
那還有什么可說的,就剩一個字了——吃!
“家里不是有零食么?吃。吃完了去買!接著吃。”
“渴了喝水不?”我奶奶那時最反感的就聽到這句話,“不是有可樂汽水牛奶椰汁么?喝什么水啊!”
“奶奶,我吃不下了!”接著的一句更熟悉,“這才哪到哪啊?你不吃多點怎么茁壯成長啊!怎么成為毛主席口中祖國的花朵啊……”
現(xiàn)在是后悔都來不及了!這胖子雖說不是“一口吃成的”,但你知道羅馬城是一天天砌成的吧,這堅固不催啊!現(xiàn)在想瘦下來,看來我得先問問建羅馬城的人,你這得從何拆起啊!
什么叫“萬般寵愛于一身,兄弟姐妹無顏色”,這就是真實的寫照。以至于堂姐堂哥堂弟堂妹們一提起奶奶,便開始異口同聲地大倒苦水,說我不是分薄了奶奶對他們的愛,而是奶奶壓根就沒考慮分給他們!
一個人如果給另一個人那么廣闊又氣勢洶洶的愛,不僅會對另一個人的一生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也會給其他人帶來那么廣闊又氣勢洶洶的“妒忌”。
有多少人的奶奶至死仍把孫兒一直當作當年的小寶貝,可孫兒長大后,對奶奶卻無可避免地愈來愈疏遠。這是究竟是什么變了?
是啊,搖晃著蒲扇的您,趴在您雙膝上聽歌謠的我,還有那棵乘涼的大樹,那塊斷裂的大石板……這一切,都不在了。
4
在陪伴我成長的時光里,奶奶從來未曾打罵過我,就連發(fā)脾氣也都只向著我的父母。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曾經(jīng)寫到,在我們家所有的“婆媳大戰(zhàn)”中,奶奶始終保持全勝,而且每一場大勝都是“碾壓”式的。帶著這樣的脾性,逐漸地,她開始變得“不可理喻”,也變得“不被他人親近”。但她對我,愛護有加,始終如一。
我念高中時開始住校,周末才能回一次家,奶奶總希望我在家待的時間長一些,多吃點好吃的。記得有一次,媽媽的娘家人來家里作客,媽媽便想把養(yǎng)的雞殺了用來做菜。不想奶奶一口回絕了,說要把雞留到周末,等我回來再吃!還說了一些難聽的話。尷尬而難堪的場面讓我媽下不來臺,淚如雨下,而客人也知趣地離開。
沒有受過教育的奶奶或許不懂得什么是人情世故,不懂得什么是為人處世之道,也不懂得去照顧媽媽的感受。但在她心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在她眼中,這些食物就是滿滿當當?shù)膼垡猓绻悴蝗ソ邮埽€會生氣呢!是啊,這也是她表達關心的最好體現(xiàn)了——實實在在,又能填飽肚子。
可以說,我媽媽在奶奶面前沒有少流眼淚,受的委屈也不少。但奶奶是非常感激我媽媽的,因為媽媽善良、孝順,有著很好的脾氣。奶奶生病后的那些日子,一直都是媽媽陪伴在身邊,擦身、伺候大小便、按摩……而這些時日,我都不在身邊。
后來我到了外地上大學,能回家的次數(shù)就更少了!但每周至少我都會打一通電話回家,跟父母、跟奶奶說幾句話,也跟家里人說說自己的情況。時至今日,我仍保持著這個習慣。現(xiàn)在對于我的學生,我也是這樣去囑咐的。
每次通話,奶奶不會說別的,每次都是那一句,“你在外面要好好照顧自己,要多吃點有營養(yǎng)的東西,奶奶在家里挺好的,放心。”而我每次都是以一種敷衍式來回答,“好的,知道了!”現(xiàn)在才會懂得,奶奶的那句話飽含著沉重的愛意,而自己的回答竟如此廉價!
后知后覺,就是成長的代價吧。
5
在我大學快要畢業(yè)的那年,奶奶的身體狀況開始急劇變化,愈來愈差。之前每個假期見到奶奶,雖然她沒有停過一天的藥,但精神矍鑠,我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情況會差到哪里!而正式因為我的不在乎,讓我付出的情感代價也是不可挽回的。
奶奶病重的那段時間,我剛畢業(yè)離校,毅然地選擇放棄了家鄉(xiāng)的公務員,留在了大城市。那時候,我并不知道奶奶的病情多么嚴重,家人的刻意隱瞞讓我在后來知道真相時大發(fā)雷霆,卻也無地自容。我當然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不耽誤我的前程,想讓我在剛踏入社會時安心工作,想必奶奶也是這樣的意思吧!但“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那種撕心裂肺,我卻不愿再償。
奶奶去世的那一天,刺骨的寒風深入骨髓,守靈的夜晚,我們燃起了火堆。
那一天,冬至。
我是什么時候趕回家的呢?冬至的前一天。記得那天我還很嘚瑟地回母校參加了百年慶典。
當我趕到奶奶的病床前,她已經(jīng)認不出我是誰了!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奶奶會好起來的,奶奶的情況沒有那么嚴重,奶奶還會陪在我們身邊。其實,病魔真的不會給我們留那么多“以為”的空間,死神也是想來就來,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
下午的時候,奶奶還能坐起來吃點東西,還認了一圈的家里人,但情況仍舊很差,神情非常痛苦。但我們一家人都在。
廳里的搖擺鐘敲響了十二點的鳴報,剛從醫(yī)院回家的我們便想,過了十二點了,入冬了,奶奶一定能挺得過這個冬天!
凌晨一點十分左右,奶奶睜開眼對爸爸、叔叔們說,兒啊,我不想死在外面,我想回家,好嗎……
后來經(jīng)過和醫(yī)生商量,家人們決定遵循奶奶的意思,拔了呼吸機,星夜回家。其實,那時奶奶已經(jīng)知道了回天乏術,而醫(yī)生,也在醫(yī)學上做了最后的努力。
回到家后不久,奶奶便離開了人世。因為家里車少人多,我和堂哥,在奮力奔跑了十余里地后,最終未能見到奶奶閉眼的瞬間。進屋時,已是哭聲震天。
淚水強忍到了第二天,舅爺爺帶著奶奶的娘家人前來吊唁時,我撲在姑姑的懷中嚎啕大哭,淚流滿面。
跪在奶奶身旁,這一次,沒有了蒲扇、沒有了歌謠、沒有了奶奶。
奶奶,對不起。
6
爺爺剛剛過完了八十九大壽,那時學校并沒有放假,我也沒有請假回家。電話那頭的爺爺,聲音開始顫抖,聽力也大不如前了。
放假后我立馬回了趟老家,爺爺現(xiàn)住在小叔那里,由嬸嬸照顧,雖然也會與家人慪氣,但他的“無為”卻也省了不少事。年近九旬的爺爺,會經(jīng)常頭暈,行動也不方便,也沒有了往常的胃口,酒就喝得更少了。要知道,八十歲之前他還是每頓飯半斤的酒啊,真海量!
奶奶去世后,爺爺更不愛說話了,之前還會去隔壁打打麻將,溜溜彎。現(xiàn)在除了在家聽聽收音機、看看電視,剩下的時間都留給休息了!
這次回家,我?guī)е蟮目谖菍敔斦f,“如果您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告訴我們,想我了就給我掛電話,不要怕麻煩,好嗎?”
爺爺說,“都一把年紀了,毛病總會有的,就跟機器一樣,用了快九十年,也差不多了!不要擔心。”爺爺?shù)臉酚^反而讓我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其實,說出“生老病死”這四個字,就是人生最無力的一次吶喊,蒼白而慘淡。
毛姆說,生命的盡頭,就像人在黃昏時分讀書,讀啊讀,沒有察覺到光線漸暗;直到他停下來休息,才猛然發(fā)現(xiàn)白天已經(jīng)過去,天已經(jīng)很暗;再低頭看書卻什么都看不清了,書頁已不再有意義。
我離開的時候,爺爺躺在太師椅上,靜靜地冥想著,或許,是在懷念打麻將的那段快樂時光吧!
7
如果可以
請愛我少一點
因為我害怕結束
少一點我也十分滿足
愛我久一點
會更好的
我只要一點就足夠
......
(改一下,諾頓的詩)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