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窮鄉僻壤間????》

季店鄉呂葉村“第一書記”蔣志剛

? ? ? ? 精準扶貧是黨和國家有關農村政策實施的前沿陣地,而精準扶貧干部則是沖鋒陷陣的急先鋒、排頭兵。國家的惠民政策能否落實到位、執行是否徹底,都與基層干部、精準扶貧工作隊員息息相關。

一、有幸赴孝昌的“西伯利亞”扶貧

2015年8月,54歲的我被派駐季店鄉呂葉村,出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成為孝昌縣最年長的扶貧隊員。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呂葉村,緊鄰安陸,位于孝昌西部,全村1119人。那里多崗地,十年九旱,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不少村灣成為“空心村”,人稱之為孝感的“西伯利亞

二、帶領村兩委實現村集體收入零的突破

? ? ? ? 對于一位常去野外的水利人,生活條件差還我與他們一起,跑項目,建設施,打破該村零產業歷史,實現村集體收入零的突破。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2015年,該村爭取到整村推進資金100萬元,改建、興建當家塘十口,新建泵站一座,建起150畝的苗木基地一處。引進一位老板管理該苗木基地,該老板當年給村里5萬元,這是該村首筆集體收入。當年該村因此實現整體脫貧出列。此后,該老板每年給村里4.4萬元集體收入,同時還要給農民土地流轉費。 今年,村里通過爭取項目資金7萬元,建起了占地5.1畝的蔬菜大棚。大棚承包人今年給村集體收入2000元,并按每年每畝400元給農戶土地流轉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2014年,呂葉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0戶335人。2015年8月,我們進駐呂葉村和村兩委干部一起,通過走村串戶,走訪群眾,精準識別,確認65戶170人為貧困戶,經過精準識別“回頭看”,村民代表大會評議,2014年有45戶164人脫貧,2015年有55戶171人脫貧。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仍有31戶62人在貧困線上擺動。我們進駐呂葉村和村兩委干部一起,探尋致貧之因、脫貧之路。結對幫扶,2016年除做好精準扶貧面上的工作外,還在村里結對幫扶了3戶窮親戚,2017年結對幫扶10戶窮親戚。

三、家有腦癱兒,我多次自掏腰包送溫暖

? ? ? ? 家庭相對于普通人來講是溫馨的港灣,是幸福的天堂。而對于精準扶貧工作隊員和基層干部,家庭則成了過路休息的旅館。除了爭取項目、發展產業,我還常到貧困戶家走親戚。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我家大兒子蔣慶自小患有腦癱病,常年要人照顧;小兒子剛大學畢業,在武漢一家私企上班;妻子2017年3月退休,在家照顧大兒子,家里經濟并不寬裕,但我多次自掏腰包送溫暖。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我多次到深度貧困戶呂業寶家。這是一棟三層毛坯樓房,但三樓只搭起框架,連墻都沒未砌起。走入室內,一些墻上有雨水滲漏的印子。“房子做了10多年了,小兒子去世后就沒錢接著做了。”談及往事,老人一臉黯然,“大兒子挖井被石頭砸死了,小兒子7年前又患癌去世。小兒媳離家出走8年,杳無音信。如今,家里只剩我們兩個老的,還有一個11歲多的孫子。”村里為他一家三口申辦了低保,孫子每年享受1000多元教育扶貧補助。我多次到他家走訪,兩次自掏腰包,前后共送去800元。”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今年8月,得知貧困戶楊學文的兒子楊炎在上大二,馬上上大三,學費有困難,我捐給他家1000元。此外,還介紹小孩暑期到村部實習實訓。

? ? ? ? 2017年1月20日下午,我還自掏腰包2000元,帶領孝昌志愿者看望了4戶困難家庭,為每戶送去500元慰問金。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貧困戶葉攀,3年前父親患癌癥去世,他自己也因突遇車禍而失憶,如今和母親相依為命。見到葉攀,我想起了腦癱的大兒子。多次上門,主動關心這個困難家庭,積極為他申辦殘疾證和申請低保。

? ? ? ? 我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到窮人那里,必然會減少對自家的家庭的照顧。我舍棄小家,選擇了呂葉村這個貧困的“大家”。

? ? ? ? 精準扶貧工作兩年多來,問心無愧的努力干好本職工作,卻內心不安的有點愧對家庭。但作為精準扶貧干部,我無愧于自己的基層事業;壯志在我胸,廣闊天地任我展鴻途;初心永不改,任勞任怨,雖然辛苦,但樂在其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