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相愛容易,相處太難
? ? ? 兩個人相愛時,都喜歡交流,一刻不見如隔三秋,一有空就迫不及待的打開手機。從天南吹到海北,問問工作,問問生活,每一件事分享出來都覺得很有趣。
? ? ? 相處久了之后,漸漸的,兩個人會因為各種瑣事而爭吵,兩顆心也越來越遠。在家庭里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情緒敏感的地方。“風起青萍之末”,每次爭論的起因都是一件件小事,但因為彼此情緒的爆發,就像蝴蝶煽動的翅膀,風暴逐漸擴大,最后一發不可收拾。
? ? ? 關于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結合我個人與女朋友的相處,大概總結了以下幾點建議:
(1)注意情感的引導
? ? ?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都出于關心對方,但自己的說法或者行為恰恰會把事情引導向糟糕的一面。
? ? ? 比如,一天晚上,我和女朋友在公園散步,里面燈光很暗。走著走著,女朋友突然往我腳下一指,說“這里有個水坑!”,我還習慣性的就順著她手指的方向踩了下去,最后鞋濕了。后面我就建議說:“其實,那時候你可以指向旁邊沒有水坑的地方,讓我往那里走”。她當時的第一反應也是出于關心,但指的是水坑,而我習慣性的反應就往坑里踩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把別人往好的一面引導,別人也就會走向安全的地方。
? ? ?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一個人老是犯錯,另一個人就說:“你如果再犯同樣的錯,我覺得我們就沒有必要在一起了”。這樣的說法,也是出于讓對方改掉那個錯誤,但這樣的說法就會讓對方情緒受到消極負面的影響,心里會比較在意你說的后半句。
? ? ? 當然,要改掉自己說話做事的方式,都是很難的,但如果我們都漸漸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引導別人的情緒時,就應該想辦法引導別人走向積極的一面,不要過多添加自己負面的情緒。
(二)交流都是雙方的,和和氣氣才是關鍵
? ? ? 兩個人如果上來就互懟,語氣越來越大,火藥味越來越重,保不準還會拳腳相向,大動干戈。和氣生財,注意自己的語氣,不要過高,囂張的氣焰完全不給對方解釋的機會。當然,閉口不言或者冷言冷語,也是很不對的。
“你覺得你是不是都是對的?”
“你愛咋樣就咋樣,想怎么想就怎么想”
“我就不信,不聽,會咋的!”
……
? ? ? 這些話,都是不利于雙方溝通交流的,過多的個人情緒注入,只會讓對話走向破裂。
(三)主動承認錯誤,多反思自己
? ? ? 既然爭吵已經發生,肯定每個人都有錯。這時,很多時候大家都會發現自己錯在哪里,但都不會主動開口承認,大多礙于情面,自尊心強。或者,有人會心想,大家都有錯,憑什么自己要先低頭認錯?于是,場面還是一度僵硬。
? ? ? 這時候,如果有一方冷靜下來,思考自己的錯誤,然后主動認錯檢討自己,那么對方肯定也會認錯,一場大戰就這么化干戈為玉帛。很多時候,并不是我們不知道如何處理,只是我們都不會主動走出那一步。
(四)保持積極的心態,認真傾聽,多考慮別人的感受
? ? ? 有的時候,我們常會按照既定規則要求對方,因為,我們覺得這些規則是對的。比如說,女朋友會說“你以后給家人打電話時,都要加上稱呼”“這是最基本的禮儀,不然顯得沒有教養!”。
? ? ? 這么一說,本來也沒什么錯,但是我父母在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好幾年才回來一次。小時候就對父母有很多負面情緒,后來都沒怎么開口叫過爸媽,也不是不想叫,就是話到嘴邊,說不出去,畢竟這兩個最親的字,很小的時候就說的極少極少。
? ? ? 后來長大了,自己也改變了很多想法,慢慢糾正自己,讓自己多和家里人溝通,目前交流還是很和諧。當聽到說自己“沒有教養”時,很多情緒就涌上了心頭,因為小時候就是缺乏家里人教育,也被人說過類似的話。另則因為自己已經努力在改善和家里人的關系,卻因為一個稱呼讓自己被否定,內心不高興了。
? ? ? 本來,規則,傳統和禮儀這些都是對的,但是不考慮別人實際情況和感受,隨口說的話有時,說著無心,聽著在意。
? ? ? 幾點小小的感想,祝大家都能友好的與別人溝通交流,快快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