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工作從昨天下午四點一直到今天中午十二點。不眠不休,通宵達旦。其間只吃了一個肉餅的夜班飯。下午回來之后一覺睡到晚八點,現在依然是一副虛脫的狀態。今天有人問我,你這么忙是為了掙更多錢嗎?干什么這么拼?
為何忙碌工作,這個問題回頭討論,今天就索性來聊聊錢的問題。
1.工資的可持續發展性
工作然后拿工資,以此來養活自己,錢真是工作帶來的美好東西。但忙碌工作,努力工作,和錢到底有多大的相關性?
丹尼爾平克在《驅動力》一書中提到,對于不需要創造力,只簡單操作的工作,外部獎勵可以極大提高工作效率。這也就是工資的外部獎勵作用。但是,一旦這部分獎勵和工作不匹配,則會極大得削減工作效率和熱情。
可持續發展力?很低。
忙碌工作如果只是為了錢,在很多職業中,都會極大得失望。我是人工智能的極大擁護者,隨著AI技術的發展,很多簡單操作、邏輯性和算法相關的工作都會被替代,也就是說,金錢可以起到最大激勵效果的領域,在未來會逐漸消失,或者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忙碌工作如果是為了錢,無論從個人熱情,還是未來職業所在,都是不可持續發展的。
2.以錢為目的的工作
沖著錢去工作會極大的失望。
畢竟目前來說,很多職業中,薪酬制度和個人努力都是不掛鉤的。做的越多,職場投入的回報率卻越來越低。最后的發展趨勢就是,拿死工資的人,會越來越不愿意工作。
薪酬和個人工作成比例又會怎樣呢?
首先說,所謂的比例,就是個可量化的概念。凡是可量化的東西,里面的創造力就很低。比如麥當勞的漢堡,做一個拿一份錢,做一百個拿一百份錢,這個可以比例和量化,但是大廚花費時間和精力精心設計了一道菜,然后又設法超越自己,做出另一道精品菜,這就很難簡單得乘以二來計算。
所以以上存在的問題就是,為錢而工作,是個即使在邏輯上都會走入死結的問題。工作熱情在這個死結中,過不了多久就會被消耗光。
3.如何提高工作的性價比
辭職找個工資更高的工作,似乎是最好的方法,但是無法實現。工資首先是個人價值的外部體現,個人價值沒有提升的情況下,你依然是現在水平的你,卻指望跳槽到其他公司可以薪酬猛增,于情于理于現實都是不可能的。
那該如何提高工作的性價比呢?
以下是我的反思:
(1)常規工作套路化:
對于不怎么走腦子的、簡單的、未來分分鐘被AI代替的工作,進行套路化。做成流程,養成習慣。這樣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操作流程化、習慣化,可以減輕大腦負擔,節省占用。那省出來的時間和腦力做什么呢?
(2)重點工作精品化
對于比較重要的工作,沒有套路可尋,需要你去動腦子琢磨,去探索,去開發,去協調,在某些細小的環節甚至需要去做開創的工作,就要做到精品化。上面提到了,常規工作套路化可以節省出大量的時間和腦力,省出來的時間和腦力,就可以用來攻關重點工作。由于這部分工作需要我們的創新性、主動性等,除了工資回報,也有個人能力和素質方面的提升,相當于做了一項長期理財,本金是自己。
我們的工作,很難簡單得劃分出來,到底是套路的,還是重點的。因為大部分工作都是兩方面的混合。舉個例子。比如我工作中經常需要和人溝通。溝通的具體內容因人而異,有的具體問題,還需要查閱資料和文獻才敢開口聊細節,這就是重點,需要查閱資料精品化的部分。但是和不同人溝通的大致框架是固定的,而且溝通的部分問題,不同人聊的都是類似一樣的,這就是常規工作,可以套路化的。
如此以來,工作的性價比得到了極大的優化:
工資+個人增值。前者是固定或相對固定的,而后者的提升是沒有限制的。
最后
或許很多人都對工資不那么滿意,除了跳槽,或許以上我的反思也對你有所幫助。
工資是一方面,我始終愿意相信,工作和愛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