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富王健林在訪談中說,想做世界最大、想做首富,這是對的,奮斗的方向嘛。但是吶,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聽聞此言,電商老大馬云“表示不服”,隨即總結了他眼中的幸福生活:錢在100萬的時候是你的錢。其實現在中國最幸福的人是一個月有兩三萬、三四萬塊錢,有個小房子、有個車、有個好家庭,沒有比這個更幸福了,那是幸福生活。
首富所言之霸氣,老大所言之精辟,足以使我等凡夫俗子頂禮膜拜。不過,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留學教父俞敏洪的人生三要素:
第一,有一個自己真心真意喜歡的事情,而且這個事情能帶來經濟收入。第二,對于財富、名望、權力沒有過分的興趣,更愿意追求內心的充實和滿足。第三,有一個特別值得你愛的人和你同行。這個人不是你的父母,不是你的朋友,而是愛人。
在這里,財富追求有了,精神追求有了,愛情也有了,而且有個很重要的前提——真心真意的喜歡。我想人的欲望需求也不過如此了,金錢、情感、心靈滿足。同時這里還對欲望加了界限:錢不用多,夠用就好;境界不用太高,充實就好;愛人不用完美,喜歡就好。這樣,既不會覺得生活累,又圓滿了人生之路。很舒服。
要做到這三點其實比一個億的小目標、100萬的幸福生活更難。比如財富這一條,沒錢的時候拼了命的賺錢,一塊錢掰開成三份四份的花,有錢了欲望也大了,住100平的房子不算好買個別墅才氣派,無法抽身更不舍放棄,錢就成了束縛。
我想重點說的其實是“真心真意的喜歡”這一句,喜歡很重要。
我想過的最好的生活是,做著一份喜歡的工作,住在一個喜歡的房子里,生活在一座喜歡的城市,愛了喜歡的人,走了喜歡的路,讀了喜歡的書,聽了喜歡的歌,吃了喜歡的食物。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令我歡喜,都是源自“喜歡”。
也許你會說,到底是少年不識愁滋味,這分明就是一個癡人說夢,哪里懂得生活不易旅途坎坷啊!
是的,我才二十歲,我很年輕,也很不識相,我不懂理想很美好而現實很殘酷,但我想哪怕是再過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待我嘗盡人生千百味,我還會是一個興趣主導者,因為喜歡很重要,因為比起世態炎涼我更害怕“不喜歡”帶來的煎熬。
兩年前高考結束填報志愿時,我說服不了父母,在他們的決定之下進入這所一本院校學習農科。我不喜歡這里,學校、專業、城市都不是我所喜歡的,一邊抗拒一邊適應。
剛開始倒也沒什么,混跡于大大小小的校園活動,浪蕩于城市的邊邊角角。等到真正開始專業課的學習時,我的不喜歡開始爆發,就像陷入了魔障,我討厭每一堂課,討厭每一個老師,聽到聲音或是談論到與之相關的事兒都會莫名厭惡。越深入了解越不喜歡,我開始怨恨我的父母,為什么一定要送我來這里!
很多人告訴我,不要那么悲觀,找工作不一定要專業對口的啊,當今社會機會很多的,專業不重要大學還是靠自學……到底是太小了,我哪里肯信,只覺得頭頂有烏云,像是在黑暗里摸索,找不到出口,很不安,很恐慌。整夜整夜的失眠,不想跟任何人說話,看誰都像是欠了我什么,對這個世界充滿敵意。
還好,那些日子終是過去了,有一些傷疤,有一些不可挽回的過錯,終于還是等來了光亮。殘存在日記本里的傻事,現在想想其實是一種病態心理,那些執念很可笑,而那種痛也真的刻骨銘心。
所以你看,喜歡很重要。
一定要做喜歡的工作,錢多錢少沒關系,100塊有100塊的活法,10000塊有10000塊的活法,怎么不是個活。更何況,工作將會占據生命的大部分時間,干嘛不讓自己開心呢!
一定要和喜歡的人在一起,這樣下班后的時間也是開心的,遇到了很幸運,遇不到也沒關系,寧缺毋濫。
一定要做喜歡的事,成不成功無所謂,不會后悔,不會難受,那就對了,那就值了。哪有那么多不得不的事兒,隨心就好。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