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晨上班途中,地鐵換乘電梯上,我正不知在想些啥。
“讓一下,上班要遲到了!”突然,耳邊一個女高音飆出來,嚇得我一哆嗦。我朝前望去,原來,電梯左邊的快速通道被一位老爺爺堵住了。
老爺爺顯然不知道這被約定俗成為快速通道。自然也不知道,這個大聲音說的是他。一整個電梯的人都朝那位女生望過去,但都沒做聲,也沒提醒老爺爺。
女孩的希望落空了,在我身后咕咕嚕嚕“真煩人!”“真討厭!”“煩死了!”一個接一個抱怨的短句蹦出來,但一切都無濟于事。直到老爺爺出了電梯。女孩才能極速向前。
所以咯,不管你多著急,別人不給你讓路,就是不給你讓。別人會向你投來鄙視的眼光,但不會痛斥那位老爺爺。你能夠做的就是,早起一段時間,然后優雅地吃完早飯,在通勤路上不疾不徐,早一點到單位。
因為你真的不能要求世界怎樣,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2-
這幾天讀完了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 我在談什么》,驚訝于村上的堅持。堅持寫作、堅持跑步。每天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只是寫的東西從《挪威的森林》變成了《海邊的卡夫卡》,跑步的地點從日本到了希臘,到了美國,到了世界上任何他想待的地方。
哈,原來這個真有人把生活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嗎?并不是。村上從二十幾歲才開始有“也許我可以寫小說試試”的念頭。因為開了小店,很忙。所以寫作只能在深更半夜,家里廚房的餐桌上完成。
寫著寫著,獲了獎,決定一心寫作。所以放棄了開的小店,雖然自己還欠著債,雖然他寫作賺的錢顯然少于開店賺的。
然后寫作的時候身體有些吃不消,于是就開始跑步,每天都跑,就能跑馬拉松了,就可以跑超級馬拉松了。
所以從寫作到跑步,村上一直在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向著自己心目中的自己改變。
當然,對于村上而言,還有一點大家的談資是,他好幾次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陪跑者。可是,對于他來說,他能改變自己陪跑的命運嗎?他能夠讓別人不將這作為賭注嗎?不可以。
所以他改變自己,讓自己醉心于更多的寫作,醉心于更長的跑步。
-3-
最近一直在反思,為什么我換了這么多次工作,還是沒有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眼前的這份工作,仍然離自己想要的樣子很遠。怎樣才可以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呢?
改變。首先是把上班的時間充分利用,結合工作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其次,充分利用下班后的時間,寫自己想寫的文章,看自己想看的書。并且有下班生活的規劃和目標。
前幾天投了一個自己想去的單位,面試過了,筆試并不盡如人意。顯然地,自己的寫作水平和方式還沒有達到自己能夠達到的水平。
最近被電影《岡仁波齊》所震撼到。極少的臺詞,出現的最多的畫面是一個又一個長頭,最多的聲音是手中模板碰撞的聲音。
對于這一波朝圣者而言,他們不能左右什么時候下雨,什么時候泥沙俱下。但是他們能夠讓自己無論什么天氣,都一直在路上。他們不能左右什么時候車壞了,什么時候人死了。但是他們能夠決定,即使拖拉機沒有車頭,也拉著車身前行,并且不忘走回來補上沒磕的那一段路。
外面的世界瞬息萬變,太多誘惑太多浮躁,而對于我們自身而言,只能不斷地加強我們所信仰的,精進我們所缺乏的。
結束語:
目前,我不能改變我的工作環境,但我能加強我想加強的能力,向著目標單位和職業靠近。
目前,我不能改變我的居住環境,但我能夠在這個小屋子里完成我的小目標,有朝一日住進大房子。
我知道,那個我要的世界,在我每日的努力中,會漸漸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