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之
中國的西湖很多,但最有名的那個,當然是杭州的那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古有名言。蘇州有園林,杭州有西湖,算是江南地區最著名的兩大旅游勝地馳名商標。蘇州的園林我曾慕名去過,園林是好的,只可惜游客太多,一堆人扎進去,整個園林的靈氣至少損了八成。假山,流水,亭臺樓閣,都還有當年的樣子,只是每天沾染的人氣重了,失了那份寧靜。可惜沒趕上下雨的時候,透過鏤花的老墻,看雨絲從青瓦檐泄落,應該不錯的。
西湖我當然也去過。大學開始實習的那會兒,我首選的城市就是杭州。因為那里有個老朋友,想想還有天下聞名的西湖呢,多好。結果就真的去了。到杭州的第二天就往西湖去了。那時候其實去過的地方不多,沒見過什么大世面,前往西湖的路上甚至有點小激動。當時心里想的是,西湖呢,這個湖有多風光呢,白居易、蘇軾、柳永、楊萬里給她寫過詩詞,徐志摩、胡適、魯迅、郁達夫給她寫過文章。岳飛的廟落在那兒,武松、蘇小小的墓葬在那兒,秋瑾的雕像立在那兒。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都在那兒,白娘子和許仙相會的斷橋,法海壓住白娘子的雷峰塔,也都在那兒。
西湖這是該有多美呢。
在沒去西湖之前,西湖就像是一位未親眼見過的女神。她的名字如雷貫耳,她出現在古畫上,雜志里,藏在詩詞中,史料里。隨便看張她的圖片都賞心悅目。隨便聽個關于她的故事都凄美動人。那么多逼格極高的文人都對她贊不絕口。那么多的攝影師對她情有獨鐘。這該多美呢?于是腦子里常常臆想她的樣子,她的風情,怎么想都是傾國傾城。
然后,終于到了西湖。朋友帶著我從曲院風荷往白堤走,一路見著你這西湖,想著,這就是天下聞名的西湖?怎么看怎么不像,湖水不夠清,懶懶散散的蕩著層層波浪,幾條小破船在岸邊晃來晃去,幾個小島看起來沒一點靈秀。這白堤毫無古意,柏油大馬路,幾條鐵鏈鎖邊。路上的人不算多,大叔大媽們走起來跟在小區里逛街似的。乍一看,還真沒老家的水庫好看。當時的感覺就好像不遠千里去看心中的女神,結果發現她還不如自家的村姑秀氣,心里陰云密布。
那是十一月的光景,沒有荷花,沒有雪花。朋友說,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夜湖則不如雪湖。那天恰好飄了點蒙蒙的雨絲,算是比晴湖好點。但真沒感覺出多美來。朋友說,其實西湖,根本就不好看的。邊說邊走,我問,那斷橋在哪兒呢?朋友說,就在前邊。然后我加快腳步,走了一陣,走到了一個拱橋上。朋友說,這個橋啊,就是斷橋。我看了看,這個橋要不是拱起來的,下邊有個橋洞,簡直連一點橋的特征都沒有。別說什么青石板橋面,石獅子飾邊,從造型上,古韻方面來說,真是比農民用根木頭搭個獨木橋還不如,整個橋就跟柏油馬路幾乎沒區別。
我當時心里一陣亂鴉飛過。沸反盈天。
說好的來看西湖呢,說好的來看斷橋呢,結果就看了個這個。要是當然白居易,蘇軾看到的是這個,真難想象他們是怎么作詩的。然后我們逛啊逛,見了秋瑾的石雕,蘇小小的墳塋。秋瑾像倒還好,中規中矩立在那里。蘇小小就不太妙了,好好的墳在湖邊就是個游人拍照的道具。然后上了寶石山,山不算高,爬上去,能俯瞰整個西湖。這么看著,對比以前看過的圖片、影像,感覺隔了一條街的距離。
然后想起來,這年代,其實很多女神未必就是天生麗質,只是妝化得精巧,拍照的角度刁鉆,加上后期的修圖處理,總是唇紅齒白,面若桃花。其實她們的素顏,未見得就高人一籌。這位西湖女神其實也是一樣,她出現的時候,總是被攝影師們展現了最美的一面,總是在影像里調了色,遮住了瑕疵。其實她素顏的時候,也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湖而已。那個讓人神往的斷橋,也就是幾塊磚而已。要說詩意,還不如郊外的老房子。
西湖的素顏被我瞧見了,從此女神的幻想湮滅了。
而后,我去過很多次西湖。基本都是陪朋友去的。那些來杭州的朋友,想著杭州有我,還有西湖,看我還能看西湖,多好。我也不能掃興,帶著人家游西湖,假模假樣地當導游。我大概統計了一下,從我到杭州之后,一年多的時間里,平均一個月至少要陪一波朋友游西湖。這些朋友無一例外的,都對斷橋抱有較高的期待,然后看完之后,都感覺像是上五星級飯店吃大餐,結果只吃了一碗蛋炒飯一樣無語。
一年十二個月份,我幾乎每個月份都去過西湖。知名的不知名的角落都走了走。管它“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我就記住了“斷橋不斷,孤山不孤,長堤不長”。雷峰塔從外邊看還行,但里頭就是電梯,沒什么可看。西湖十景,地方都去了去,景沒看著多少。可能是去的太多了,而后每次去都漫不經心。逛西湖,最累的是節假日的時候。有一次國慶節去帶朋友逛西湖,斷橋上密密麻麻全是人,連個橋面都看不見。后來想出湖,什么車都坐不上,硬是直接走到了河坊街。那種感覺,不像旅游,更像趕集。
過了一年多,一二年杭州下了場大雪。我在網上看見很多西湖雪景的照片,怎么看怎么唯美,詩意。我跟朋友說,咱們怎么就沒發現西湖那么美呢。朋友說,大概是由于下雪了,好看些吧。我們合計著去看看雪西湖,結果說著說著沒落實,算是錯過了。一三年還是偶爾陪外來的朋友逛西湖,偶爾碰上夏季的雨,西湖的荷花倒是有些看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入荷花別樣紅”談不上,但總算是有點兒嬌美的意思。但是去西湖的周邊開始多了,有個朋友在龍井村里工作,我和朋友偶爾去找她,喝茶,吃農家菜。然后大家有假期就往西湖群山里鉆。
西湖群山深不可測,沿著大路,小路走,滿眼的綠色。我們也不太查地圖,看見路就走。于是總無意遇見竹林,寺廟,溪流,茶園,遇見很多鮮有人跡的地方。竹葉飄零,老墻斜橫,寂靜的香火,不知哪個僧人題的詩。我們走啊走,走到暮色降臨,月色漸升。然后找個寺廟,坐在廟里的石桌上,看山里依稀的燈火,聽風聲,聽隱蟬。聽樹木相互摩挲的寧靜。聊些無用的話,開些無關緊要的玩笑。
我終于知道了,那些大文人的詩是怎么寫出來的。他們說西湖美,其實美不在那個湖,而在湖外。身在湖里,那西湖不過是個湖。而身在西湖群山,再遙看那個湖,山水相依,那個湖的靈氣,透過日色和月光,帶著一種揮之不去的雅致,讓人靜下心來,不急,不著急看景點,看她的風情就好。西湖這位女神,不能著急看她的豐胸、長腿、細腰,先要看她的背影,她的秀發,她的眼神,她發呆的安靜。
然后一三年年底就離開了杭州。后來偶爾有朋友要去杭州,還會向我咨詢,西湖有什么好玩的?其實也沒什么好介紹的,他們大多數逛了西湖表示,這就是西湖嗎,不就是個破湖嗎?它憑什么這么有名,全是吹出來的嘛。我理解他們的心情,大多游客奔往西湖,眼里只有這個湖,沒有整個山水,所以看不出美來。
但是天下的景色,其實有什么不一樣呢。山是石頭加樹木,水是岸里加岸外,去除大環境,沒有哪一草一木是真的驚艷天下的。看西湖,總是不能直接看她的素顏的。多半是要失望的。即便是女神,她也有雀斑,眼袋,魚尾紋,在她們掩飾起來之前,你看見了,或許是會失落的。但如果換成你心愛的姑娘,她剛起床,頭發還是亂糟糟的,臉還沒洗,妝還沒化,她素顏到了極致,臉上所有的缺點暴露無遺。但你看見了她的酒窩,她的微笑,她不說話就可愛的樣子,你仍舊會覺得她比世上任何女人都漂亮,你會忍不住去摸一摸她的臉,親上一口。
人們看女神,看的是完美。看心愛的姑娘,看的是缺陷中的完美。
等到我再去西湖的時候,西湖就開始從女神變成了心愛的姑娘。一四年我再到杭州,十一月份的樣子,和我第一次看西湖,隔著整三年。夜風清寒,我和朋友專程去逛夜西湖。去了曲院風荷,去了斷橋殘雪,沿著寶石山一直走,看西湖的夜色如酒,仿佛看一個久違的故人。沒有雨,沒有雪,只有一輪冷冷的月,朦朦朧朧,影影綽綽。從西湖再去河坊街,沒有了當年的漫不經心,看它的喧囂和繁華。最后到了南宋御街,拍了好一陣子的照。
如今再看西湖,發現她的殘荷比盛荷好看,她的蕭條比繁華好看,她的落葉比春枝好看。她的人少比人多好看,她的安靜比熱鬧好看,她的孤獨比受寵好看。這是個奇怪的女神。她被別人展示的時候,妝容精致,無比動人。但你貼近她,其實她人老珠黃,面色蒼白。但她舉手投足間,依稀有當年傾國傾城的樣子。美人是會遲暮的,西湖也回不去年輕的時候,她已經不再是女神。她只是安靜起來,坐在城市中央的時候,偶爾眼神迷離,跟世人說:哪里有什么女神啊,女神只存在人的想象里。我只是個老了的女人,你愿意,就來喝一杯,我經歷過很多故事,其實并不美,但有風有雨,有花有月,幸運的人聽到了,把它們寫成了詩。更多的人,看見我之后,只留下怨懟而已。
晴湖,雨湖,雪湖,不同的天氣,西湖各有風韻。清晨,正午,黃昏,夜晚,西湖各有風情。其實大多時候,她是不美麗的。她是不能每天二十四小時化妝來供贊美的。西湖有什么好玩的?其實什么都不好玩,要劃船,它絕對不是什么好地方,要吃美食,它也不是杭州的首選。風景的話,人人能看到的風景,是不可能太美的。就好像,姑娘剛洗完澡,那種清水出芙蓉的樣子,不是誰都能輕易看見的,不是么。
下一次碰到雪落西湖,一定要去看看。一旦去看湖,而不為看湖,看湖才變得有趣起來。
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