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梁悅2022-06-25)從風格鮮明的陽新采茶戲,到悠揚古雅的大禹遺音樓塔細十番;從巧奪天工的大冶刺繡,到栩栩如生的尹解元石雕……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著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見證著綿延不息的文化傳承,使我們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為了讓深藏于鄉(xiāng)野阡陌、都市街巷的非遺文化走進更多人的視野,為了讓浸潤著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藝、民俗藝術煥發(fā)新的光彩,2022年6月25日,湖北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先鋒實踐隊在西塞山區(qū)陳家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以“傳承多彩非遺,筑夢人文黃石”為主題的宣講活動。本次宣講會由湖北師范大學先鋒實踐隊隊員余江妮主持。
9時30分,主持人致開幕詞,宣布本次宣講活動正式開始?;顒右潦?,以一個小短片引入今天的主題,緊接著,由湖北師范大學先鋒實踐隊隊員周鈺湘、吳怡以及鄭詩凡三位同學分別給居民介紹陽新采茶戲、大冶刺繡以及尹解元石雕的知識,帶領觀眾了解它們的歷史。隨后,湖北師范大學先鋒實踐隊隊員鄧倩、曾思敏以及何飛飛三位同學為居民們分享了關于大禹遺音樓塔細十番和陽新布貼的非遺故事,緊接著,先鋒實踐隊隊員激情的詩朗誦《傳承多彩非遺,筑夢人文黃石》引起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之后,有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開始,居民們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現場氣氛達到高潮。最后由主持人致閉幕詞,各位領導、老師、演職工作人員上前合影留念。10時30分,主題宣講活動落下帷幕。
傳承多彩非遺,筑夢人文黃石的號角已經吹響,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含著一個民族的精神基因,隱藏著“從哪里來,向何處去”的發(fā)展密碼。把珍貴的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完整地留給子孫后代,推動遺產資源融入社會生活,就一定能讓承載著中華民族歷史記憶的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中綻放新光彩,讓經典永遠流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