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里,格外生動的當屬驚蟄了。
因為它有聲音,有動作,有過程,有場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說“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p>
立春之后,正是乍暖還寒的時節,一日暖似一日的春風遇上了雨水,淅淅瀝瀝下過了幾場雨,天光復晴,轉眼就是驚蟄。
驚蟄是遠處天邊傳來陣陣低沉雷聲,蟄伏了一冬的蛙蟲被驚醒了,探頭探腦地從土里慢吞吞鉆出來。
既春光融融,百蟲驚醒,農人們自然也有得忙了。
首要便是防治病蟲害,將果園里的枯枝、落葉、干掉的雜草一一清除干凈,堆成一堆燒掉。樹干上有裂開的粗皮、蟲蛀的洞眼、壞死的枯枝,也要一并處理干凈,再選晴暖的日子,涂上百菌敵等藥物,設若剛噴完藥便下了雨,那便是白忙一場。
桑樹地里,除了如上防治病蟲害之外,還要將臘月底正月頭里嫁接過的桑苗料理一番,新嫁接頭一年的桑苗,新發的嫩芽里依然有不少野桑芽長出來,若不及時將這些野桑芽掰掉,嫁接的芽苞“搶不過”生命力旺盛的野芽,是要被“克死”的。
地里園子里收拾妥當,秧田里也要騰出來放水打田了,得先把田里的青菜蘿卜什么的拔個干凈,騰出一片干干凈凈的田來,等著打秧田育秧苗。
還好秧田無需太大,只是插小秧用的,別的田里,此刻正長著綠汪汪的油菜,待到秧苗長大,需要移栽到其他田里時,油菜已經收好了。
秧田里的青菜蘿卜緊接著小秧苗,油菜又緊接著大秧苗,莊稼人是一刻也舍不得讓土地閑著的。祖輩的智慧,跟了這自然的韻律,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一切如此剛好。
驚蟄前后,忙碌的便這些事罷了。
自然還夾雜春季要預防豬瘟、雞瘟等牲畜家禽的流行病等——城里也多在這個時候預防禽流感。還有曬蘿卜干、青菜等瑣事。
事情不算少,然而也并不是很忙,比起養蠶時“催老蠶”,或收菜籽割水稻等時節,這算是一年中頗為清閑自得的一段黃金時光——天氣又暖,心情又好,村野景色煥新,處處生機盎然,連兩口子吵架的都少了許多。
春天,就是這樣讓人充滿著希望與愉悅的季節。
晴好的清晨,站在家門前的院壩里,遙望一片青灰色的天,遠處是溫柔起伏的山巒,沒什么雄偉壯觀之說,只是親親切切沒話說,燕子展翅飛來,在電線上駐足,像極了五線譜上的音符。
眼前呢,是一片碧綠的田野,綠汪汪的油菜田高低起伏,有序地延伸開去,金黃色油菜花已經有了星星點點,只待一場春雨,幾場暖陽,便要盛開成一片片金色的海洋。
就這樣站一會兒,心里便說不出的高興。
身后是自己的家,齊齊整整的屋檐下,有夠夠的大米白面,干凈的井水。
腳下是自己的院子,有貓有狗,有雞鴨鳴叫。眼前是自己家的菜地,跟著父母澆過水,栽過苗,田壩里片片油菜田,乃至遠一點的桑樹地,甚至于自己家的草山頭,哪一片、哪一塊、哪個山頭是自己家的,一清二楚都在心里穩穩裝著。
待到吃過早飯,扛了農具走出去,便可向這些土地去耕種、去付出、去索取。
土地踏踏實實的,不會跑。
今年的驚蟄,父母從家鄉來嶺南小住。
上午帶他們去吃了廣式早茶,下午搬了家,從陰冷的小房間搬到朝陽的大房間里,雖然還是租的,也還是很高興。
搬完家父親在新居的陽臺上抽煙,我便趴在陽臺上看隔壁小區郁郁蔥蔥的園林。完了大家在沙發上閑坐一回,聽母親在異鄉以極自然的口吻聊起家里的莊稼與回川后的農活安排,便想起幼時歲月里的春天,起床后在自家院壩里站著的光景來。
小小的我站在春天里,頭頂是天,腳下是地,身后是自家的屋檐。
如今在異鄉,這些也都一清二楚在心里穩穩裝著,不會跑。
已于2017年3月5日發表于個人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