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從一位朋友那里聽到一個故事,很讓我觸動。這個故事是:
前天,遠(yuǎn)在廣州的阿正突然接到六旬父親電話說:“不好了崽,你老娘心臟病復(fù)發(fā),我一急,自己跌了一高,腿搞骨折了,你快回來。”
阿正連夜坐大巴趕回故鄉(xiāng)小縣城。推開家門,父親母親“病情”突然好轉(zhuǎn),廚房里、廚房外忙活起來,臘肉臘腸四處飄香。阿正反應(yīng)過來,原來是父母為了騙自己回家過年,謊稱得了重病。
故事并沒有完。曉得實(shí)情后,阿正連夜返回了廣州。原因是近年來我們很熟悉的一句話:
“我好忙。”
除夕之夜近在咫尺,已經(jīng)好幾年沒有回家過年的阿正,今年能否回家過年、和家人吃團(tuán)圓飯,還是個未知數(shù)。
阿正的苦衷可以理解嗎?我們很多人會說:可以。但是故鄉(xiāng)父母的苦衷,又有多少人知呢?
2、
我們這批95后的孩子,大多正處于上學(xué)的年紀(jì),還沒有因工作繁忙而來不及回家的煩惱。但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過年的期待少了兒時的單純濃厚。
2006年,11歲,5年級,是最愛折騰的年齡。那時我們家剛搬到城郊火車站,到處是黃土路,棚戶區(qū),下樓就是此起彼伏的菜地。要上學(xué),得6點(diǎn)爬起床,吃個飯,坐上40分鐘公交。
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樣,“越單純,越幸福,心像開滿花的樹”。那時每天嘻嘻哈哈,無憂無慮。一年到頭最盼望的是過年,因?yàn)榭梢员M情吃,盡情玩,知道再遠(yuǎn)的親人也會在那天趕回來。
真正到了年底,放鞭炮、貼春聯(lián)、大掃除、包餃子、收紅包是必有的,在鄉(xiāng)下我們還會殺雞宰牛。那幾天,爸媽給的零花錢也會變多,可以把積攢了1個學(xué)期甚至1年渴望的東西給買了,例如火藥槍、四驅(qū)車、游戲機(j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