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的記憶停留在中學。
覺新,封建家庭中的軟弱者。
覺慧,封建禮教的叛逆者。
這類的話在中學時代背誦人物分析時是爛熟于胸的。
我卻不得不慚愧地說,那時竟從未正經讀過這樣厚重的歷史與著作。
現如今,時隔多年以后真正潛心去讀巴金先生的書時,我才真正對于中學時背誦的人物分析有了一些深切的體會。
除此之外,還多了一些迫切想要抒發的感受。
其實《家》中可以拿來論述的點有很多。
像高老太爺臨死之前的變化,覺新最后的一刻覺醒,戰爭帶給百姓的疾苦,看龍燈背后所隱藏的弊病,還有似覺慧般那些人的信仰等等。
可我首先想說的是,《家》中的女性。
鳴鳳
為了自己的清白投湖自盡,用死亡和那個壓得人喘不過氣的舊制度做對抗。
這個十六歲的女孩,也有屬于自己的美麗的夢,也渴望自由與幸福。
所以,在每一個孤獨的夜晚,卸下皮囊思考自己的人生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地哭泣。
因為她的現實中,不曾有邂逅那些美麗美麗的夢的機會,甚至看不到希望,有的只是看不到盡頭的平凡,留給她的只有流不盡的淚。
十七歲的她像件物品一樣被送給六十多歲的馮老太爺的時候,她的希望完全破滅了,她和覺慧的愛情還有指望嗎?
她希望周氏可以救她,希望覺慧可以救她,可周氏自己就處在封建的牢籠,如何救她?
覺慧正沉浸在他所謂新思想的世界,如何救她?
鳴鳳臨死之前想的還是不能讓他犧牲他的一切來救她。她是那么愛他,可如果鳴鳳真的把一切都告訴了覺慧就可以得救嗎?
未必。
梅芬
梅愛得那么卑微,卻年紀輕輕就遭受著封建禮教的荼毒,被一點點侵蝕,直至死亡。
原是和覺慧青梅竹馬,卻因為兩家母親一時意氣用事,兩個心意相通的人硬生生分道揚鑣。
梅嫁給了另外的人,不料丈夫早逝,便早早守寡。
她所擁有的只是曾經那段感情,可她不敢去觸碰也不能,因為覺慧娶了另外的人,并與妻子相敬如賓。
留給梅的只有相思成疾與無法言說的悔恨。
瑞玨,覺慧的妻子。
在下人眼中她是溫柔大方的大少奶奶,在同輩人眼中,她是體貼善良的大表嫂,在長輩眼中她是懂事乖巧的好兒媳。
可就是這樣一個知書達理,幾近完美的女人,終了,還是逃不出舊制的窠臼,還是葬送在了舊禮教搭起的既潮濕又陰暗的城外不知名的角落。
連死,都變得那么凄涼。
琴
細數,仿佛只有琴是與高家相關的這些女性中最幸運的一個。
與覺民有情人終成眷屬,也上了想上的學,讀了想讀的書,認得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可琴就真的解放了嗎?
她還是沒有勇氣剪去長發,連她自己都說:“......我的理智則常被感情征服......在我看來,與其為那些我甚至不會見面的將來的姐妹們犧牲,還不如為那個愛我而又為我所愛的母親犧牲更踏實一點。”
琴對新的生活充滿了熱愛,她也同樣深愛著她的母親啊,她不忍她的母親因為她的沖動而憂心而被指指點點。
對看龍燈,對“只要出錢就可以把別人的身體用花炮亂燒”的現象,她的回答只是“太平淡了”。
所以覺慧才會說她:“這樣看來,你的眼睛還沒有完全睜開嘞”。
我在作品之內,把她們的苦難看得一清二楚,我在作品之外,感嘆那個時代帶給女性的不平與悲哀。
我身處在那個年代之外,又仿佛一加上那個時代就與這個時代毫不相關了,可難道真的沒有一絲一毫的關聯了嗎?難道如今的女性就徹底不受舊制的禁錮,禮教的摧殘了嗎?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你有一個穩定的工作養活自己就好了。”
“女孩子不要這么拼,只要貌美如花就好。”
這樣的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應該屢見不鮮吧。
對于那些功成名就的女人們,人們習慣了首先想到“潛規則”,如果一不小心長得漂亮,又很容易被人貼上“花瓶”的標簽。
難道女性就只配在家相夫教子嗎?自幼讀書是為了嫁得更好嗎?那么女孩兒們的夢想呢?屬于女性自己的社會價值呢?又在哪里?
身處過去那個時代之外,我們卻不該只是坐觀那個時代的悲哀,而該銘記“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這樣的警告。
“女孩子也可以吃苦。”
“再苦再難也不可以隨便放棄。”
“做你想做的吧,我們會全力支持你。”
“不要放棄你的夢想。”
請讓這樣溫暖的話,代替了之前那些無情的話吧。
鳴鳳、梅和瑞玨的悲哀,其實在于她們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愛情上,男性身上。
她們忘記了除了他救,還可以自救。
像《燦爛千陽》中的瑪利雅姆和萊拉一樣為了自由而戰,不畏死亡的后果,不懼路途的艱辛。
你看,雖然歷經千難,她們還是勝利了。
像《摔跤吧!爸爸》中的吉塔和芭比塔一樣為了夢想而奮斗,不畏來自外界的冷嘲熱諷,不懼風雨與嚴寒。
你看,最后的勝利仍屬于她們,她們用實力征服了所有人。
可是很多的女孩都缺少像馬哈維亞一樣的父親。
“讓女兒練習摔跤誰還敢娶她們?” 面對這個問題,馬哈維亞的回答是:“我不要讓她們被別人選擇,我要讓她們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人。”
其實,對一個女孩兒而言,生活的主動權,遠比一個虛無縹緲的歸宿,更加珍貴。
我相信世上的父母都是愛子女的,那種愛決不會亞于馬哈維亞對他的女兒們的愛。
只不過,馬哈維亞考慮的是女兒的幸福,而大多數父母以為,一個看似穩定的歸宿就是女兒的幸福。
到底什么才是正確的,不置可否。但我希望女孩們都要有著覺醒的意識。
求學中的女孩兒,要努力,因為要徹底推翻“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鬼話。
工作中的女孩兒,要努力,要向全世界證明你的實力,你可以選擇,而不是被選擇。
婚姻中的女子,要努力,你的生活不該只剩下相夫教子,不該像《螢火蟲小巷》中的凱蒂一樣,被生活耗盡了所有的青春與精力之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拾起昔日的夢想。
女孩們,要努力,拯救自己,更是拯救一個輪回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