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古語有云:“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古時帝王求才,需應召者德才兼備。足見古人對人之德行的重視。
? ? ? 今日,閱讀新教育文庫·通識書系中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第一章作者就談及心中的德育。為何首談德育教育,靜心思之,我自覺得與當下的教育的“智肥德瘦”、“唯分數至上”的現象大有關系。
? ? 事實上,國家從2022年通過兩廳發文及行政推動“雙減”政策及“五項管理”制度,強調教育之重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倡導進行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全人教育,就可以看出近些年來,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德育教育落實不夠到位引發的一些列問題是層出不窮,屢見不鮮。學生進入了畸形發展只重智育發展的內卷化怪圈,而這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 ?
? ? ? 正是基于以上擔憂與認識,國家層面敢于直面現狀,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之決心要力挽狂瀾逐步改變這一現狀。現在推行的大思政課教學、學生的研學旅行都與學生德育教育息息相關,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與人為善,愛家人,愛集體,到熱愛這個所在的國度。
? ? ? 誠然,面對紛繁復雜的生存環境,國家三年防疫的舉措,白衣天使的聞令而動,逆行而上,千千萬萬志愿者舍棄小家,顧大家的感人舉動,都是對后疫情時代孩子很好的德育引領示范教育,要放大榜樣力量大輻射帶動作用,以榜樣引領學生自發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 ? ? 德行天下,美在真誠。要時時教育孩子要心中懷德,德行相修。
? ? “德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疫情時代的學生德育教育迫在眉睫,需要緊跟其上,多措并舉抓德育教育,從日常瑣事與細節做起,利用班會課、主題活動等無限放大正向引導的力量,多管齊下形成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共育共抓的德育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