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疾病顯得很柔弱,甚至有點詩情畫意。恰似美好春光里的些許霧靄,隨著朗日升起,總會消散。又像是青春時期的多愁善感,帶有浪漫主義的玩味。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的。
我特別喜歡夏天,喜歡在在熾烈的陽光里。我會選擇在最熱烈的時候,在籃球場盡興玩耍;在漫長的徒步里,我會盡量地走,放肆地走;在酣暢的大雨里,我想跑就跑,想滾就滾。這是一種相當美妙的狀態,就像修煉了體術一般,簡直是橫行無忌啊!
開始有意識地吃健康的食物,有意識地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有意識地關注健康的文字,是從什么時候?也許是從2014年的冬天,那次意外發現自己不成人形開始吧。
阿昌來南京,一起在新街口中央商場拍個照。后來查看照片時,真真嚇了一跳,頭發枯黃,面色蒼白,一副黑眼圈,病懨懨的樣子,簡直吸血鬼被挖出來了一樣(特么關鍵是沒有吸血鬼的顏值)。禍首是加班太多無疑,但時間是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被工作霸占,怪得誰來?
這次520我發現一個規律,喪心病狂的虐待身體,去玩得痛快后,總要付出代價——往醫院走一趟。上次是去廬山,天氣不好,受了風寒;這次是暴走,不好好吃飯,腸胃痛苦。以前再怎么瘋都不會有事,現在小小的折騰,身體就報警。可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是句真理,難道以前所有的積累都現在來背?
在內心深處,我應該是有些自虐的傾向。越是條件艱苦,越是折騰至極,越是困難重重,我就越想去做,也許這樣可以更有意義,有種用苦難去升華意義的神圣感。這也導致每次的旅途都不會舒服,反正哥也不是沖著舒服去的。仔細想想,不適合組隊出游的原因就在這,懷著找罪受的心態上路,不受罪不痛快,在起點就偏離了正常路線,怎么會走在一起。
這種心態對于年輕的自己倒無所謂,可如果仍抱著這種心態上路,那么以后光顧醫院就是常事了。這次徽杭古道徒步,然后去杭州繼續徒步,也算是拼了半條命,抓緊時間看景點,都沒心思吃飯。真的需要這樣嗎?我大可以安安心心吃飯,這其實并不會占太多時間。果然是思路沒有改變,壓根就沒把吃飯做為一件必須的事去做。
要是以后出去玩,我肯定讓自己舒服一些,節奏慢一些。用腳走過前面的路,看到的風景不一定就更好看,不一定就比別人開車去看的風景更真實。
務實來講,舒服是無罪的,或許是對我更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