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羅伯托·貝尼尼,可能多數人并沒有什么印象,但是如果說到電影《美麗人生》,大家一定聽過或者看過。
這部笑中帶淚的電影,感動了無數人。
豆瓣TOP5,超高分9.5,超過30萬人的評論。
《美麗人生》是羅伯托·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是他根據父親在納粹集中營呆過兩年的經歷寫成的。該片在1998年的第71屆奧斯卡獎上提名七項奧斯卡獎,最終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三項獎項。
在聽到自己得獎的那一刻,羅伯托激動地直接站在椅子上歡呼。
《美麗人生》是一部關于二戰的喜劇片。
影片背景是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云籠罩著整個意大利。男主角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實際心地善良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
在投靠開餐館的叔叔時,他數次巧遇美麗的女教師朵拉,認為是天賜良緣,于是展開熱烈追求,并在雨夜里向他的心上人多拉進行了赤露裸的告白。
兩個人終于結婚,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
隨著二戰的陰影越來越濃,身為猶太人的圭多和兒子都被抓進了集中營。
妻子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也毅然同行,與丈夫兒子分開關押在一個集中營里。
聰明樂天的圭多怕兒子幼小的心靈蒙上陰影,哄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獎品就是一輛大坦克,兒子快樂、天真的生活在納粹的陰霾之中。
盡管集中營的生活艱苦寂寞,圭多仍然帶給他人很多快樂,他還趁機在納粹的廣播里問候妻子:“早安!公主!”
影片最后,法西斯政權即將傾覆,納粹要撤出集中營。
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柜里,千叮萬囑叫他不要出來,否則就得不到坦克。但很不幸,他被納粹發現了。
當圭多被納粹押著走向死亡時,經過兒子藏身的鐵柜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回過頭向兒子藏身的地方看了一眼,讓兒子不要擔心。
當兒子聽父親的話等所有人都走了之后再從鐵柜出來時,美軍坦克轟隆隆地到來。
他看著高大的坦克,想起父親的游戲,相信自己真的到了獎勵。“這是父親所作的犧牲,這是父親賜我的恩典。”
有影評人說,喜劇本身常常不能承載重磅眼淚。然而,這部以喜劇為表現形式的二戰題材的電影,卻以別樣的方式給我們展現了偉大的父愛。
樂觀的圭多用父愛構筑了一場溫馨的戰爭,沒有在孩子心里留下任何陰影,讓他的童年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都是快樂的記憶。
生活不完美卻仍舊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