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無數次的在各種社交平臺上看到媒體對巴基斯坦的報道:中國最鐵最堅實的兄弟,中國的鐵桿朋友,中巴全天候友誼牢不可破,中巴人民友誼萬歲……不是沒有懷疑過,也許只是媒體為了點擊量而夸大事實制造的噱頭。親身經歷之后,現在的我能非常肯定地說,這些報道大都是真實客觀的。
透過飛鳥的眼睛回望在巴國的這一個月。
剛到達機場時,聯系不上接機人,沒有手機信號也沒來得及買當地電話卡,走錯入境口,走錯行李提取處,懵逼的我靠著各路熱心幫忙的巴基斯坦大叔與小哥成功地找到接機人,安全地到達了Intern House。
第一次逛街,街邊擺攤的老大爺向我招手,用不標準的中文對我說“你好”,皺紋爬滿了他的臉,他的笑容卻和藹親切。在Centaurus Mall里,不停地有當地人走過來求合照,明星般的待遇著實讓我受寵若驚。
在巴國的文化名城拉合爾街頭最顯眼的地方,鮮艷的五星紅旗和深綠色的巴基斯坦國旗交相輝映,正中是數字“60”,代表著中巴建交六十周年。
在巴基斯坦,我聽到最多的是:“You?are Chinese, our guest!We Pakistanis always?respect Chinese. China-Pakistan dosti zindabad(烏爾都語的中巴友誼萬歲)!”
飯后散步路過燒烤攤,好奇地想嘗嘗又吃不下太多,看到我問店主能不能只買一串時,旁邊的巴國大叔就把他手里剛烤好的肉串分了給我,我問他how much,他說“Oh, just for free, you are my guest!”
有一次坐出租車,司機是一個年邁的老爺爺,穿著傳統服飾,頭發花白,一路都在向我們噓寒問暖。到達目的地付錢的時候,他竟然說:“You are my guest! Money is no problem!”最后我們還是堅持給了錢,因為深知在貧富懸殊巨大的巴國,勞動人民維持生活并不容易,這樣淳樸熱情的當地人,讓我在那個月圓想家的夜晚,忍了好久才沒有掉下眼淚。
其實,在巴國的這一個月對我來說并不是萬事如意一切都好,最開始甚至是一種煎熬。毫無規律的作息時間,沒有熱水沒有空調四個人打地鋪擠一間小屋的住宿條件,最重要的是,糟糕的項目質量和不靠譜的TN方,這些都一度使我的心情陷入低谷,甚至產生過馬上改簽飛回國的沖動。
可是,這些點點滴滴的愛和善意卻讓我深深留戀著這片土地。
我始終明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道理,國際形勢瞬息萬變,大國關系取決于國家利益。可是,在異國他鄉收到的所有善意使我愿意相信,中巴友誼深深地扎根于絕大多數巴基斯坦人的內心,而這些,我會永遠銘記。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Dear Pakistanis,謝謝你們帶給我的溫暖與感動。
如果你碰巧讀到了這里,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在機場,在街頭,在路邊攤,你遇見了巴基斯坦人,請你也微笑著告訴他:“You?are Pakistani, our guest! Long live China-Pakistan friend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