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我寫下實習感受之前,很想回顧一下這四年大學的生活,不了解我們大學生活就不會理解我們實習時為什么會有種種難以釋懷的感受。
? ? ? ?四年前,我記得那是一個很炎熱的一天,熟人開車把我送到大學門口,當時車水馬龍堵得水泄不通,于是在門口將我和我媽放下。說實話當時進這個學校感覺就是個意外,填在第四志愿但是偏偏選中了我,當時我對醫學一竅不通,更不說是中醫。盡管哭了很久卻也不愿再受一遍高考的折磨。就這樣我的人生開始另一段旅程。
? ? ? ? 來的開始我就不耐煩,從校門口走到要報道的地方,手里一推東西還有幾床棉絮,最后只能我在路邊守著等我媽去報名。當時反感學校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任何人過來幫忙,最后還是同級的姐妹幫我。一到宿舍也是各種臟亂,所以對學校沒好感,自然對醫學也不抱太大愿景。
? ? ? ?印象很深的是當時每個班都有帶去石像前宣誓,大致就是今后要當一名好醫生,如何發展好醫學事業之類。當時對于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中醫的我,一直都是默默地在中間,我不太知道大家鏗將有力或者參差不齊的聲音能代表多少是想將醫學事業作為終身理想的,但很明確的一點是,我并沒有準備好。
? ? ? ?很多時候我們會自嘲說“學醫苦,學醫累”,但與其他專業來比,確實如此,剛開學連周末兩天都排了課,每天去自習都會覺得書看不完,知識點沒記住。一門門課的重點就像一整本書,這樣的生活與高中讀文科時背政治、歷史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大學老師只講一遍。剛開始我也很想試著對中醫投入興趣,可惜的是,大部分老師基本照本宣科,一兩個小時的課,只拖沓的講了一章的內容,久而久之都會疲乏,因為當你知道自己看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理解時,誰還愿意花更長時間在課堂上。我不想批判說大學老師多不好,當然也有講課很有風趣讓我們記憶猶新的,可惜太少了!每次與室友談論起老師來都覺得有幾個把我們坑慘了。我承認大學教授都有他們獨特的學術地位,但是教書,真的不是有個博士學位就可以讓我們人人走向中醫之路的。每次聽人說什么大學靠的是自己自覺就覺得那還要老師干嘛呢?
? ? ? ?我們的課余生活基本沒有,班級也是沉悶的連春游秋游都沒人去,原本以為大學至少是勞逸結合可以培養自己其他方面的愛好,卻無形中有了很大的壓力。因為中醫,不自己領悟難以悟出精髓,又沒有老師領向正路,自己又忙著掙錢養活自己沒像其他學霸一樣去找老師跟師,所以自己基本還在中醫門外,半只腳都還沒伸進去。有時候我們也會互相討論著,原來學醫就是看看書,聽聽課,考試之前重點復習下課本,只要及格就萬事大吉,這樣的我們,根本就看不了任何病。先不說中醫把脈有多難,有時候疾病的出現就是兩三種或者多種夾雜的,看看書就能治病嗎?顯然不行,可是學校與醫院也沒多給我們提供上臨床的機會,原因很簡單,人多!
? ? ? ?每次說起自己怎么對醫學不感興趣,怎么學不通,學不好,一大堆抱怨時,也會反省下自己,確實沒花大把精力在學醫上。但我也相信很多人的大學與我一樣,剛開始心潮澎湃,慢慢的被大把的時間消磨了意志,何況學校也沒給我們提供多少機會。還記得一位老師說過,大學能拿出高中的學習勁頭人人都是博士后。當時我們都笑了,現在想來多少人是苦笑。也確實,當我們從巨大的壓力中釋放出來,一下子有了空閑時間,天天看課本會疲乏,有時候也不知道該干嘛了,所以也不難理解很多人打游戲上癮,至少在他們看來是有事可做。
? ? ? ?當然大學還有其他紛繁的雜事,有歡笑,有委屈,有順利度過考試時的喜悅,有被不公正待遇時的失落,也有屈從于安排的無奈。很多人說大學就是走上社會之前的過度,也確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想成為的人,所以有很多出眾的人在學生會或者社團其他組織風生水起,也有一些人默默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直到畢業也無人問津。或者還有其他更加不一樣的大學生活,比如創業等,我的大學基本就是平淡無奇,也沒做成什么驚天的大事,既沒有對中醫更加熱愛或者更感興趣,也沒能將中醫思維培養出來,唯一豐富的只有年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