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克管理哲學
知識必須要不斷地改進、質疑和增加,否則它就會消失
每隔3~4年,我都會挑選一個新的學科??赡苁侨毡舅囆g,也可能是經濟學。3年的學習并不足以掌握一個學科的專業知識,但至少能夠對它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因此,在六十多年的時間里,我一直在堅持不斷地系統學習,從一個學科到另一個學科。這不僅讓我獲得了豐厚的知識儲備,也迫使我以開放的眼界面對新的科目、新的路徑和新的方法,因為每一個學科都有著不同的假設和不同的方法論。
圖片發自簡書App
機構是由一群專業人士組成的。舉個例子,某個樂隊成員至少都應該了解音樂,要知道作曲家的作品是什么樣的,而不僅僅是只知道一個巴松管。你必須要有整體責任意識,要將自己置于一個更大畫面中。命令是自上而下的,信息則是自下而上的。(不列顛百科全書獎的獲獎致辭,1987)
應用到工作中的知識才是知識工作
學界普遍認為知識就是你在學校課堂里學到的東西,但事實并非如此。我們在課堂上獲得的是信息,我們希望你具有學習的能力。我們在書本中學到的是學問,而只有你將這種學問應用到工作中時,它才會轉變為知識。
如果你的行動會導致外部發生變化,而你自身卻未發生任何變化,那么這表明你并沒有真正地學到什么。而如果只有你自身發生了變化,那么這表明你并沒有真正地運用知識。因此,問題就在于:我們該如何對待那些學有所成的、掌握信息的人?我們又該如何讓他們變得高效呢?首先要指出的是,提高計時工人工作效率的方式并不適用于他們。首要一點,如果他們是優秀的人才,那么他們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了解程度將遠超過老板。其次,教育給予了人們自信心,使之具備了流動能力,從而為個人發展提供了更大的舞臺。
我至今仍聽到商界的一些朋友談論忠誠度之類的話題。不要再談了。接受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你必須要為雇員提供有價值的工作。獲取薪水是工作的目的之一,但卻非唯一目的。
信息化組織必須是一個開創型組織
你該如何去組織呢?事實上,你必須要有一個學科作為基礎,同時,你還要了解其他與之相關的外部學科。一個學科是必須的容器,但它只是暫時性的,非常短暫。那么,你該如何去做呢?現在,很多公司已經發現,你 需要的并不是一個精于某一領域的研究負責人,你需要的是一個了解其他諸多領域的技術專家。
你必須要從知識本身是不斷變化的這一假定觸發————你掌握的知識越多,它的變化就越多。有假定認為,知識本身是一種輸入,它必須經過整合才能成為輸出。有假定認為知識必須是集中的。如果你將它憤慨,那么你只會得到很少。你得到的是新聞,而不是知識。
變革對你我的意義
未來的管理人員一定要打好見識的基礎。坦白地講,我覺得我們現在做得還不夠。在我們的高管培訓計劃中,我發現很多人在基礎知識方面都很薄弱。原因有二:一是以為你太過于專業化了。在我們這個國家,大多數人走的是技術路線,也就是說,他們的升遷是靠自己的專業,除非他們做到公司的高層,否則他們不會參與公司的其他業務或管理。就個人而言,這或許是一種優勢,但最終他是要付出代價的。
一個人需要最新的知識,但他也需要最基礎的知識。對于基礎知識,我們從未給予足夠重視,我們對它采取了想當然的態度,這顯然是錯誤的。我們要提醒自己,同時也要提醒他人,不管一個神經外科醫生的醫術有多么高超,他都是從人體解剖學開始學起的。
管理是一種自由藝術
在大多數商學院中,管理仍是被作為技巧講授的,比如說如何做預算,如何促進組織發展。誠然,同其他工作一樣,管理也有其自身的工具和技巧,但正如醫學的精髓并不是進行尿樣分析一樣,管理的精髓也不是技巧或程序。管理的精髓是讓知識發揮生產性作用。換句話說,管理是一種社會功能。而作為實踐,管理是一種真正的自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