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早上起床時,發(fā)現(xiàn)我們家先生也早早地起了床,在廚房里忙碌著給暖氣閥門排氣。我迅速把泡好黃豆放進豆?jié){機里之后,便離開廚房去做早起的功課去了。
? ? 等我功課做完,看到他在廚房慢著炒菜,再一眼看去,我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大廚再次出山,我可以不赴油煙之約,憂的是此時的廚房不僅灶臺猶如戰(zhàn)場,連地下都一片狼藉。幾乎脫口而出的抱怨,還好被香氣回流了肚里,轉而化為能享受一次不勞而獲該滿足了。埋怨也不能讓他立馬看到,并改正自己光炒菜不顧灶臺的行為。
? ? 一邊收拾著那一片狼籍,一邊思考著怎么既能表達我的感受和期待,同時又不讓先生不舒服。
? ? 那一瞬間便想到了我公公。雖然以前對公公有怨懟,但在這一刻,卻鏈接到了他本然的美好。公公做得一手好菜,也是個見識過場面的人。據(jù)說他年輕時因廚藝出眾,曾經(jīng)讓縣長親自開車去家里邀請他為上級來訪的領導備餐,那是他的光榮,也是他的驕傲與傲慢所在。一生雖沒有為子孫留下萬貫家財,但廚藝基因似乎遺傳給了我們家先生和兒子。我們家先生也很會做飯,想做時色香味俱全。兒子也經(jīng)常琢磨著做些吃的。因此,我說這是基因遺傳,他們也都惺惺相惜,欣然接受。
? ? 公公有個好習慣,他每次炒菜時,廚房里案板上都會收拾的干干凈凈,這一點我很認同他。因為我平時做飯時,也是邊做邊收拾,等到吃飯時,除了餐桌上的那些,灶臺就和沒用過的一樣干凈整潔。以前每次看到先生工作過的廚房,就會有一種聲音寧愿不吃他做的飯也不想收拾他整的爛攤子,而每次的埋怨卻沒有讓他改進這個習慣。看來今天要換一種方式溝通了。
? ? 快速的收拾干凈,來到餐桌前坐下,悠悠地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菜,細嚼慢品后對兒子說:“嗯,爸爸做的菜真是比我做的好吃啊!發(fā)現(xiàn)你和爸爸都遺傳了你爺爺會做菜的天賦啊!”看到先生和兒子微微地笑著。便繼續(xù)說到:“你們知道嗎?你爺爺做飯時有個好習慣我非常欣賞!”
兒子和熙熙同時問:“什么習慣啊?”
我看著先生回答到:“我發(fā)現(xiàn)你爺爺不管做兩個菜還是幾十個菜,他都能保持他的灶臺上干干凈凈。來我們家時也一樣,每次做好飯,廚房就像沒有用過一樣,這個習慣媽媽特別欣賞。”
熙熙問到:“那是要我們學習嗎?”
我接著說:“爺爺沒有要求我們必須向他學,但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習慣,我覺得我要學習,你們要不要一起學習啊!”
熙熙說:“好啊,可我還不會做飯啊?”
我說:“沒關系,你可以從幫媽媽剝蒜的時候,把不要的蒜皮撿干凈放垃圾桶里開始,這樣以后回老家你就可以幫爺爺?shù)拿α恕!?/p>
“好吧!”
? ? 在這樣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地過程中,看似說給孩子們的,我想我們家聰明的先生一定也知道什么意思了。
? ? ? 從來都是吃完飯就起身離開餐桌的先生,中午吃完飯后,首次把自己的碗筷送回了廚房。呵呵,看來好習慣的養(yǎng)成真的不分年齡啊。
? ? 而我通過這件事情最大的感受就是,雖然平時對公公有不滿和怨懟,但除去那些,他其實有很多優(yōu)秀的品質是值得我去尊重他、向他學習的。